正文

自我裝配

智能簡史:誰會替代人類成為主導物 作者:(美)雨果·德·加里斯


  然而,進化出單個的組成部分是不夠的。這些組成部分需要在形狀上互補,以便于它們可以“自我裝配”,也就是像七巧板塊那樣組成一個更大的功能整體。這樣的方式會形成病毒。DNA(基因)的一些部分為病毒成分的建造編碼。當它們一建成,它們相互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病毒。

  所以組成部分需要有如鎖和鑰匙般的互補。它們需要有自我裝配的能力,簡單地通過相互碰撞(就在分子級別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混亂和高速運動)來實現(xiàn)。

  當涉及制造小行星般大小的人工智能機器或者人類大小的人工智能機器,這種自我裝配的概念將非常重要。一個人類大小的人工智能機器(或者一個人類大小的任何事物)擁有萬億萬億個分子。制造人類大小的人工智能機器將需要人工智能機器的所有原子,所有的萬億萬億個原子,以原子般的精確放置在適當?shù)奈恢?。我相信,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將通過胚胎形成過程來制造。它將必須通過胚胎形成制造自己。那么這樣的人工智能機器是怎樣從一開始制造和設(shè)計的呢?

  第一臺(非常原始的)人工智能機器將需要進化工程師(如我這樣的人)制造出來。也許他們應該被稱為“胚胎制造者”或者“胚胎形成工程師”。首先,進化的三維分子結(jié)構(gòu)可以一塊一塊地裝配成更大的三維結(jié)構(gòu)。然后,可以制造更加復雜的人工智能機器來執(zhí)行自我進化(可能在它們的體內(nèi)),并且以電子速度做出思考。

  當然,人類不可能完全了解這些進化的“達爾文人工智能”是怎樣發(fā)展的。它們的智慧結(jié)構(gòu)和功能將是如此的復雜并且改變是如此迅速,以至于讓人類完全理解它們是不現(xiàn)實的。

  這樣的人類無知性對于地球主義者來說,將被證明是強大的意識刺激因素,他們認為就是人工智能制造的自身特征(也就是達爾文自我裝配的胚胎形成制造學)讓人工智能機器的行為本質(zhì)上是不可預計的,并且因此會對人類造成潛在的威脅。這一點將在第5章介紹地球主義的案例中詳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