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聯(lián)儲監(jiān)管銀行》第一部分

應聘紐約聯(lián)儲(10)

我在美聯(lián)儲監(jiān)管銀行 作者:盧菁 著


  BIS認可銀行自身的市場風險模型在決定監(jiān)管資本金充足量上的作用,標志著監(jiān)管機構在政策上的大躍進——不僅允許資產組合理論的運用,而且允許銀行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組合來選擇最合適的模型和參數,將銀行用于內部風險監(jiān)控、管理、定價的模型同監(jiān)管機構的法定資本金計算方法有機結合,避免設立不同機制、重復計算、耗時耗力。這是政策上極大的靈活性和動態(tài)性的體現,是監(jiān)管政策上的一大創(chuàng)新。盡管銀行界對《市場風險補充案》所采用的政策性的乘數和變量有保留意見,但不可否認的是補充案在政策架構和思維上的重大突破。

  所以,當大銀行看到資產組合理論和銀行內部風險模型已經被BIS采納到巴塞爾I的市場風險部分時,便覺得時機成熟,應該加緊游說此類政策在巴塞爾I的信用風險部分上的運用,使大銀行充分享受大資產、高技術帶來的優(yōu)勢。當時,確實也有幾家大銀行已經發(fā)展出了信用風險模型,用于銀行內部的風險管理、信貸定價和資本配置等。它們便乘這個東風,到處宣揚這些模型,希望監(jiān)管部門能允許銀行用信用風險模型的經濟資本算法作為監(jiān)管資本算法的基礎,以取代巴塞爾I的簡單代數加權。

  當時,更嚴重的問題是:一些大銀行,看到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有不一致的資本準備金要求,便覺得有機可乘,想方設法把資產從計算信用風險的銀行賬戶(bankingbook)轉移到計算市場風險的交易賬戶(tradingbook)上去。這樣,就可以用《市場風險補充案》所允許的內部風險模型來計算資本金需要量,而非套用巴塞爾I的代數公式。這樣一來,不用等到巴塞爾I的變更,就已經從本質上拋棄了巴塞爾I,造成政策的更新?lián)Q代。這就是所謂的資本套利(capitalarbitrage)或監(jiān)管套利(regulatoryarbitrage),鉆政策的空子,以期達到減少資本準備金的最終目的(具體案例會在本章第四節(jié)談論摩根銀行信用衍生產品時詳細描述)。

  對于銀行界的“肆無忌憚”,監(jiān)管部門不能置若罔聞,得有所反應。這第一回合便是了解情況,實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資料,看看巴塞爾I的問題到底在哪里,有多嚴重;看看銀行界如何細化量化信用風險,如何使用信用風險模型,有些什么參數變量,模型怎么設計的。自始至終,這是一個銀行監(jiān)管者的項目,必須要從監(jiān)管者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巴塞爾I要不要修改,若要修改的話,怎么改,如何減少資本套利,等等。

  這個項目首先就落到了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這與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有關。

  3.紐約聯(lián)儲在銀行監(jiān)管政策制定

  中的重要地位

  紐約聯(lián)儲向來是美國商業(yè)銀行政策制定的神經中樞、橋頭堡。很多政策,尤其是有關大型銀行和現代銀行經營方面的政策,要么起源于紐約聯(lián)儲,要么由紐約聯(lián)儲來審查核實,像是非紐約聯(lián)儲莫屬。紐約聯(lián)儲也樂意充當這個主人翁的角色,每每率先領頭,不甘落后,以顯示其重要性。

  紐約聯(lián)儲的這個政策橋頭堡的作用,受益于它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歷史、地理位置。早在美聯(lián)儲于1913年建立之前,紐約的摩根財團就已經直接或間接地充當著中央銀行的職責,在經濟危機時刻提供緊急信用和流動儲備。紐約是美國的金融中心,很多大銀行的總部都設在紐約,比如,摩根、大通、花旗、紐約銀行等,其他銀行也多多少少在紐約有落腳處?,F在,銀行經營國際化,國際上有些規(guī)模的銀行基本上都在紐約設立分行或代理機構,諸如德意志銀行、瑞士的瑞士信貸銀行(CSFB)和瑞士銀行(UBS)、英國的匯豐銀行(HSBC)和巴克萊銀行(Barclays),還有日本的諸多銀行等。而這些外國分行和代理機構又大都屬于紐約聯(lián)儲管轄,就使得紐約聯(lián)儲——也唯有紐約聯(lián)儲——能有這個條件,不僅掌握本國銀行的第一手資料,而且能夠得到外國銀行的寶貴材料。紐約聯(lián)儲的這個信息制高點,是世界上任何一個金融監(jiān)管部門所望塵莫及的,幾千個大大小小、本土國外的銀行聚集在小小的曼哈頓島上,囊括最先進的科技、產品和人才,銀行監(jiān)管者們自可從中全面了解整個銀行業(yè)的運作模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