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另一個題材:叔叔家里本來沒有狗,星期天去看嬸嬸,居然添了一只漂亮的獅子狗,家中頓時熱鬧了許多。你在記述了這只狗的可愛之后,--以上都是直敘,--忽然想起一個問題:這只狗是從哪里來的呢?它有個奇異的來歷,這就是把先發(fā)生的事移到后面來寫了。
同樣的形式:我家院子里有兩棵樹,晴天有鳥叫,雨天有淅瀝聲,夏天有濃蔭??墒沁@兩棵樹當(dāng)初是誰栽的呢?……
繼續(xù)推廣:學(xué)校里有個老校工,胡子都花白了,天天還是搖鈴打鐘,燒水送茶,他對每個學(xué)生都很好,學(xué)生都管他叫伯伯。他獨(dú)身一人,沒有家室,在這個學(xué)校里服務(wù)也有二十年了,那么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他年輕的時候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呢?……
按照一般通行的說法,這顛倒時序的寫法叫"倒敘",倒敘是使文勢變化的基本方法。
但是請注意:倒敘畢竟是不自然的,如果讀者覺得它違反自然,就不容易接受。所以:"倒敘"經(jīng)常偽裝成好像也是直敘的樣子。偵探小說是倒敘嗎?也許是吧,一件罪案要先有犯罪的人,犯罪的動機(jī),犯罪的方法,實施的步驟,而偵探小說一開始就寫犯罪的結(jié)果。
從罪案的發(fā)生看,偵探小說是倒敘;就偵辦的經(jīng)過看,警察的確是先看見了尸體,再去查死者的姓名,清查死者的人事關(guān)系,假設(shè)涉嫌的人,一步一步水落石出,最后將兇嫌逮捕。時間的順序就是如此。這豈不又像直敘?
寫偵探小說,作者的布局的確想倒過來寫,但他不能以兇手的眼睛建立視點(diǎn),要以警察或偵探的眼睛建立視點(diǎn),正是為了避免"赤裸"的倒敘。
幾乎每一個談?wù)?quot;倒敘"的人都舉過下面這個例子,各家的"版本"略有不同。故事的大意說,某君從異地還鄉(xiāng),見家中的長工趕著馬車在車站迎接,頗感詫異,他以為弟弟會開著汽車來的。
他和長工之間有如下一段對話:"家里的汽車呢?"
"昨天撞壞了。"
"怎么撞的?"
"二少爺開快車。"
"哦!我弟弟怎么樣?"
"在醫(yī)院里急救。"
"咳!他開車為什么不顧安全呢!"
"因為他要送老太爺去醫(yī)院。"
"我爸爸怎么啦?"
"他老人家突然得了心臟病。"
"本本好好的,怎么突然病了呢?"
"因為家里失火,房子都燒掉了。"寫這個故事的人似乎有意把整個事件倒過來說,但是讀來十分自然,他不但使我們"聽見"家破人亡的慘變,也使我們"看見"一個拘謹(jǐn)?shù)?、遲鈍的、口才笨拙的老仆,他透過人物性格使倒敘顯得合理,也就是說使讀者"誤以為"仍是直敘。
有人在外面應(yīng)酬了一天,回家后發(fā)覺遺失了打火機(jī)。那打火機(jī)是個紀(jì)念品,他不能淡然置之,就坐在家里,抽著煙,回想可能失落在什么地方。他把當(dāng)天所到的地方、周旋的情景一一在腦子里檢查一遍。他倒用不著按照時間先后排列相反的次序。他可以先想印象最深刻的,先濾掉沒有可能的。
早晨到某旅館看某人,在那里并未抽煙,不可能遺失打火機(jī)。
下午四點(diǎn)陪朋友喝咖啡,大家稱贊他的打火機(jī),有人開玩笑說要"沒收",他也用開玩笑的態(tài)度抓起打火機(jī),裝進(jìn)口袋里起身就走。這一幕印象最深刻。
剩下的,一個是中午的餐會座談,一個是晚上的喜酒,這兩個地方最可疑。喜筵上一直有人點(diǎn)煙敬酒,自己的打火機(jī)有沒有拿出來過?……
這也是倒敘吧?然而它是順著"他"的思維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