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宗教信仰與文學創(chuàng)作(3)

文學種籽 作者:(臺)王鼎鈞


  我認為,作家都相信人人有罪。

  在《新約》里面,耶穌說過如果你的左眼使你跌倒,你就挖出來丟掉,一只眼睛進天國,勝似兩只眼睛下地獄。如果你的左腿要你跌倒,你就砍下去丟掉,一條腿進天國,勝過兩條腿下地獄。紀伯倫從這一段話得到靈感,寫出一個寓言。他說他到天國去一看,所有的人不是一只眼,就是一條腿。他的意思是,人都有罪,不是眼睛犯罪,就是腿犯罪,沒有人完美無瑕。

  《新約》浪子回頭的故事,本在鼓勵人悔改向善。可是紀德改寫了這個故事,在他筆下,浪子迷途知返之日,正是他弟弟重蹈覆轍之時。弟弟正和父親吵著要分家,要離開家庭獨立生活。哥哥把自身的經(jīng)歷告訴弟弟,從中勸阻,弟弟并不聽從。……這個故事還可以繼續(xù)往下寫,寫哥哥回到家里,安份守己過了兩年安穩(wěn)日子,然后,他又不守規(guī)矩了!他又犯了錯誤。

  世上最乏味的文章是墓志銘,它寫一個沒有缺點的人,一個沒有虧欠的人,一個十分完美無可指責的人。這種文章即使由韓愈那樣的高手寫,我們也不愛讀。文學作品里可愛可傳的人物,是寶玉,是武松,是包法利夫人,是安娜·卡列尼娜,他們……都有"罪"。

  有人堅持自己沒有罪,因為他一生做的全是好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管做到多少,都該鼓勵,說他有罪,未免是個打擊??墒腔浇陶J定"人"自己不能解決"罪"的問題,現(xiàn)代作家大都同意。

  "聚蚊成雷"這句成語,五十歲以下的人恐怕要當作夸飾格的修辭了吧,五十年前,在臺灣地區(qū),在中國大陸,都是相當寫實的記述。那時不但蒼蠅蚊子極多,農田里的害蟲也是大患,大家對化學家制造殺蟲劑,可說是十分感激。殺蟲劑增加農業(yè)收成,減少傳染病,化學家總是做了好事吧,誰知道那殺蟲劑遺留在土壤里,又由土壤進了青草,又由青草進了牛肉,又由牛肉進了人體,于是由殺蟲而殺人,土地污染的問題頓形嚴重?;瘜W家是做了好事還是做了壞事呢?我年輕時荒廢了許多光陰,中年后頓有悔意,曾經(jīng)寫了一篇短文,勸年輕人及時努力,然后收進《人生試金石》一書。我說人生的意義在創(chuàng)造回憶,要多做值得回憶的事情,莫待老年不愿回憶或無可回憶。誰料這樣一篇文章也會出麻煩。

  不久,我在臺灣報紙地方版看見一條新聞,知道有一伙學壞了的孩子,每天夜晚上街游蕩,遇見單身漂亮的少女,挾持到無人之處輪流施暴,名之曰"大耕田"。警察審問他們犯罪動機,回答竟是創(chuàng)造回憶!看到這條消息我毛骨悚然,心里默念:"我造孽了!我造孽了!"事情總是朝相反的方向發(fā)展。這奧秘,寫《易經(jīng)》的人知道,寫《圣經(jīng)》的人知道,寫《道德經(jīng)》的人知道,現(xiàn)在作家都知道。你的行為,你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后果,種瓜得瓜只是瓜田里的經(jīng)驗,很難普遍推廣。人,即使為善,也時時處處留下沉淀物,所以,盡管文明進步千里,人類的處境和遠景依然黯淡。

  于是需要救贖。

  朋友中有位老詩人,困居紐約曼哈頓上城,知音漸稀,郁郁不樂。我陪牧師探望他,勸他一讀《圣經(jīng)》。

  幾個月后相遇,談起《圣經(jīng)》,他說看了二十多頁再也看不下去,那幾頁記載的正是所多瑪城毀滅,羅得一家逃上山去避難,后來羅得的女兒和父親亂倫,傳宗接代。老詩人說:《圣經(jīng)》怎么可以有這樣的內容!我勸他繼續(xù)看下去。兩個月后我們又見面,他說《圣經(jīng)》讀到兩百多頁,又放棄了。那一卷是"申命記",專記古時候上帝給以色列人的命令。老詩人說,上帝的命令怎么那樣不合理?這些問題很難回答,那天我忽然有了答案。我說《圣經(jīng)》有一條主脈,要循著主脈一直往下讀,不可為枝節(jié)所誤。我說這好比長江,長江全長六千三百公里,流經(jīng)八個省份,沿岸有許多支流湖泊。讀《圣經(jīng)》是駕著一條船,由河源駛向大海。你將行過許多出水口和入水口。如果你為水口吸引,駕船進入,溯支流而上,勢必水面越走越窄,河床越走越淺,以致無路可通。

  《圣經(jīng)》要顯示的是:創(chuàng)造、犯罪、替死、悔改、救贖?!妒ソ?jīng)》借著猶太人的歷史展示人類歷史的軌道。

  這是看大歷史,在封建主義的時代,用手工業(yè)生產,"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一個人只能養(yǎng)活幾個人。人口逐漸增加,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匱乏"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時候出現(xiàn)了蒸汽機。

  機器使一個人的工作能抵幾千幾百人,生產量大增,工商業(yè)發(fā)達,使社會富裕起來,這是創(chuàng)造??墒钱a生了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產生剝削、壟斷、財富集中,這是犯罪。眼見貧富懸殊日甚一日,無數(shù)人陷入痛苦悲慘的境地。社會問題叢生,其嚴重性較封建社會尤有過之。這些人擔當痛苦,這是替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