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補錄論文

唐五代牡丹詩詞譯注(十)

隋唐歷史文化續(xù)編 作者:郭紹林 著


  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字表圣。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市)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進士,當過禮部郎中。著有《司空表圣文集》十卷,《全唐詩》存詩三卷。

  牡丹

  得地牡丹盛,曉添龍麝香[1]。主人猶自惜,錦幕護春霜。

  《全唐詩》卷632

  注釋:[1]龍麝香:龍腦香、麝香,都是氣味濃烈的香料。

  今譯:牡丹得到適宜的地脈,茂盛無比,/早晨更添了麝香般的氣味,陣陣撲鼻。/主人擔心春寒會傷害花朵,/用錦緞做成帳幕來隔絕霜氣。

  樂府

  五更窗下簇妝臺,已怕堂前阿母催。滿鴨香薰鸚鵡睡,隔簾燈照牡丹開。

  《全唐詩》卷633

  今譯:天還沒亮,趕緊湊在窗戶下梳妝,/害怕婆母在堂前催促自己起床。/鴨形香爐熏得鸚鵡還在睡覺,/燈燭光照著簾子外的牡丹開放。

  紅茶花

  景物詩人見即夸,豈憐高韻說紅茶!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全唐詩》卷633

  今譯:詩人們見到象樣的景物就隨口胡夸,/可曾為欣賞高雅的風韻而贊美紅茶!/牡丹算是白費了春天的氣力,/和紅茶花相比,也算不上什么奇葩。

  韋莊

  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長安縣)人。屢試不第,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近花甲才登進士第。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后依四川藩鎮(zhèn)將領(lǐng)王建(同本書前面選詩的王建不是一人),任掌書記。唐亡,王建建前蜀政權(quán),韋莊任宰相。韋莊不但能詩,還善填詞。有《浣花集》。

  白牡丹

  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1]。昨夜月明渾似水[2],入門唯覺一庭香。

  《全唐詩》卷700

  注釋:[1]陌:道路。傅粉郎:以粉涂面的青年男子。傅:敷。[2]渾:簡直,幾乎。

  今譯:閨房里裝扮一新的年少娘子切莫妒忌,/道路上滿臉抹粉的得意郎君應(yīng)有愧意。/昨夜庭院中溶溶月色透明似水,/白牡丹混同月光難辨,但覺香氣撲鼻。

  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縣)人。唐昭宗大順二年(891)進士及第,任宣州(駐今安徽宣城)節(jié)度使幕府從事,在出使宣武鎮(zhèn)(駐今河南開封市)節(jié)度使朱全忠后,因原主被殺,遂留朱全忠處。去世旬日前被授官主客員外郎、知制誥,充翰林學(xué)士。一說后梁開平元年(907)去世。有《唐風集》。

  中山臨上人院觀牡丹寄諸從事[1

  ]閑來吟繞牡丹叢,花艷人生事略同。半雨半風三月內(nèi),多愁多病百年中[2]。開當韶景何妨好[3],落向僧家即是空[4]。一境別無唯此有[5],忍教醒坐對支公[6]!

  《全唐詩》卷692

  注釋:[1]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一帶。臨上人:法名叫做臨的和尚。從事:州郡長官及節(jié)度使、觀察使幕府的佐吏。[2]百年:人的一生。[3]韶景:春景。[4]空:佛教所說宇宙萬象的本體,即真如佛性。[5]境:佛教所說的外境,指宇宙各種現(xiàn)象。[6]忍:豈忍。支公:前代高僧支道林(即支遁),此指臨上人。

  今譯:我趁著閑暇繞著牡丹叢吟哦詩歌,/覺得花草和人生實際上相差不多。/三月里開花又是刮風又是下雨,/一輩子度日不是發(fā)愁就是身染沉疴。/花開在融融春景中當然不錯,/花謝僧家即知空無自性的因緣和合。/這一外境只有這里獨家擁有,/供給高僧對坐觀悟,仔細琢磨。

  鄭谷

  鄭谷(約851-約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市)人。唐僖宗光啟三年(887)登進士第,當過縣尉、攝京兆府參軍、右拾遺、左補闕,終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全唐詩》編詩四卷。

  牡丹

  亂前看不足[1],亂后眼偏明。卻得蓬蒿力[2],遮藏見太平。

  《全唐詩》卷674

  注釋:[1]亂:指唐末黃巢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大起義。[2]卻得蓬蒿力:蓬蒿:蓬草、蒿草之類的雜草。唐昭宗乾寧三年(896),鄭谷隨從御駕避難華州(今屬陜西),寓居云臺道舍。約天復(fù)三年(903)歸隱老家仰山東莊書堂。

  今譯:我在兵燹動亂前沒把牡丹看足,/兵荒馬亂之后偏偏有了眼福。/歸隱偏僻山鄉(xiāng),觸目雜草叢生,/倒讓牡丹安寧生長得到掩護。

  街西晚歸[1]

  御溝春水繞閑坊,信馬歸來傍短墻。幽榭名園臨紫陌[2],晚風時帶牡丹香。

  《全唐詩》卷675

  注釋:[1]街西:長安城朱雀街西。[2]紫陌:京都的道路。

  今譯:皇宮中流出來的渠水繞過幽靜的里坊,/我騎馬歸來,沿著里坊的矮墻。/臨近大街有多少著名的園林臺榭,/晚風吹過,帶著陣陣牡丹清香。

  題慈恩寺默公院[1]

  雖近曲江居古寺,舊山終憶九華峰[2]。春來老病厭迎送,翦卻牡丹栽野松。

  《全唐詩》卷675

  注釋:[1]默公:法名處默的和尚。[2]九華峰:即九華山,在今安徽青陽縣南。

  今譯:你雖在曲江北面的慈恩寺相伴著暮鼓晨鐘,/卻一直懷念遙遠的故山九華峰。/春天到來你年邁多病懶得迎來送往,/干脆剪掉院子里的牡丹,種上青松。

  下第退居二首(其二)

  未嘗青杏出長安,豪士應(yīng)疑怕牡丹。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殘。

  《全唐詩》卷675

  今譯:來不及品嘗新杏的滋味,便離開長安,/長安的豪士大概以為我害怕看見牡丹。/進士落第后退耕家園卻不能耕田,/村莊旁大片積水被風吹得波紋擴散。

  牡丹畫堂簾卷張清宴,含香帶霧情無限。春風愛惜未放開,柘枝鼓振紅英綻[1]。

  《全唐詩》卷677

  注釋:[1]柘枝:舞名,從中亞石國(以今塔什干為中心的粟特胡人政權(quán),昭武九姓之一)傳來,舞蹈時以手鼓伴奏。

  今譯:華麗的廳堂卷起朱簾擺上酒宴,/只見庭院牡丹含香帶霧情意無限。/春風舍不得讓它們一下子開遍,/只好用柘枝舞的急促鼓聲催它們露面。

  李咸用

  李咸用,祖籍隴西。習(xí)儒業(yè),久舉進士不第,曾應(yīng)辟為推官。唐末亂離,仕途不順,寄居廬山等地?!度圃姟反嬖娙?。

  遠公亭牡丹

  雁門禪客吟春亭[1],牡丹獨逞花中英。雙成膩臉偎云屏[2],百般姿態(tài)因風生。延年不敢歌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3]。蕊繁蟻腳粘不行,甜迷蜂醉飛無聲。廬山根腳含精靈,發(fā)妍吐秀叢君庭。湓江太守多閑情[4],欄朱繞絳留輕盈。潺潺綠醴當風傾,平頭奴子啾銀笙。紅葩艷艷交童星[5],左文右武憐君榮。白銅鞮上慚清明[6]。

  《全唐詩》卷644

  注釋:[1]雁門禪客:東晉僧人慧遠俗姓賈,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縣附近)人,入廬山長期居住東林寺,人稱遠公。唐代凈土宗成立后,尊奉他為初祖。禪客:僧人。吟春亭:即詩題所說遠公亭。[2]雙成:姓董,傳說中西王母的侍女。偎:緊貼,挨近。云屏:云母屏風。[3]娉(pīng)婷:姿態(tài)美好。[4]湓(pén)江太守: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州稱郡,刺史即稱太守。湓江:又稱盆水,發(fā)源于江西瑞昌縣西清湓山,東流經(jīng)九江城下,北入長江。[5]交童星:目光交錯、聚集。童同瞳,眼珠,轉(zhuǎn)動時如同星宿閃光。[6]白銅鞮(dī):南朝襄陽(今湖北襄樊市襄陽)童謠有"襄陽白銅蹄"語,梁武帝據(jù)以改制為歌曲。唐詩中多作"白銅鞮"。李白《襄陽歌》:"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此歌曲遂與游樂之地聯(lián)系在一起,指繁華勝地。清明:指牡丹花的清純亮麗。

  今譯:牡丹盛開在東林寺遠公吟春亭的周遭,/百花開遍春夏秋冬,只有它獨領(lǐng)風騷。/花枝招展,生出千姿百態(tài),楚楚動人,/像雙成的臉蛋兒挨著屏風無比妖嬈。/李延年不敢再歌唱妹妹傾城傾國,/巫山神女惆悵自己算不上美麗苗條。/花粉濃密,粘得螞蟻不能動彈,/花蜜香甜,醉得蜜蜂來去悄悄。/是天地把靈氣鍾集在廬山山坳,/如此美麗的花朵才在這里扎下根苗。/江州刺史賞花的興致實在高昂,/圍起朱欄張起絳帳,鎖定一片芬芳。/醇厚的美酒對著春風開懷痛飲,/機靈的僮仆用銀笙吹出動聽的樂章。/美艷的紅花吸引來所有的目光,/文武官吏都羨慕它受寵不同尋常。/游樂勝地的一切花草都自慚形穢,/比不上牡丹這份純凈、亮麗、馨香。

  牡丹

  少見南人識,識來嗟復(fù)驚。始知春有色,不信爾無情??质翘斓孛模瑫弘S云雨生。緣何絕尤物[1],更可比妍明。

  《全唐詩》卷645

  注釋:[1]絕:沒有。尤物:珍貴的物品。

  今譯:南方人沒幾個認識牡丹,/一認識便會嘖嘖驚嘆,/這才知道春天多么美麗,/不信你還會麻木冷淡。/它恐怕是造化的掌上明珠,/隨著風飄雨灑而暫且露面。/否則為什么再不出好景物,/同它一樣嫵媚鮮艷!

  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 得春字

  若比眾芳應(yīng)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1]。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2]。鶴林太盛今空地[3],莫放枝條出四鄰。

  《全唐詩》卷646

  注釋:[1]朱槿:木槿別種,又名扶桑、日及。樹葉深綠,花色深紅,花期不滿十天。[2]《楚辭·漁父》: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3]鶴林:釋迦牟尼滅度時,娑羅雙樹一時開花變白,如鶴群居,故稱鶴林。后常用以指寺院。

  今譯:如果同百花相比,杜鵑花也還數(shù)得上,/同上等春花牡丹相比,便只能退讓。/牡丹害怕陰雨烈日,不適宜南方生長,/扶桑紅花只開十來天便會落光。/只有達觀的高僧能把杜鵑花留在寺里,/我們也見到,難道高僧還是獨醒模樣。/偌大的寺院里到處都是空地,/別把杜鵑花移植出外,傳到四面八方。

  陳標

  陳標,唐穆宗長慶二年(822)進士,官至侍御史。

  僧院牡丹

  琉璃地上開紅艷,碧落天頭散曉霞。應(yīng)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重蓮花[1]。

  《全唐詩》卷508

  注釋:[1]印度佛教認為蓮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保持潔凈,因而以蓮花為喻,倡導(dǎo)僧俗處于污濁紅塵,要按照佛教的正道修行,由染轉(zhuǎn)凈。著名佛經(jīng)有稱為《妙法蓮華經(jīng)》的。

  今譯:寺院凈土上紅牡丹開得密密麻麻,/好像天空蒸騰出燦爛的朝霞。/總是西方極樂世界沒地方種植,/要不然佛教為什么偏偏看重蓮花!

  蜀葵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shù)百窠。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

  《全唐詩》卷508

  今譯:眼前有淺紫深紅的蜀葵好幾百棵,/那樣子和備受寵愛的牡丹相差不多。/真可惜偏偏得不到人們的愛憐,/就因為到處都是,容易獲得。

  翁承贊

  翁承贊,字文堯,自號狎鷗翁,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縣)人。唐昭宗乾寧三年(896)進士及第,次年擢博學(xué)宏詞科。任京兆府參軍、左拾遺、戶部員外郎。入后梁,任諫議大夫、福建鹽鐵副使。拜相,未及就職而卒。

  萬壽寺牡丹[1]

  爛漫香風引貴游,高僧移步亦遲留[2]??蓱z殿角長松色,不得王孫一舉頭。

  《全唐詩》卷703

  注釋:[1]萬壽寺:原名永泰寺,唐宣宗即位之初(846)改今名,在長安朱雀門街西第四街長壽坊。[2]遲留:流連不去。

  今譯:花色爛漫,香氣彌漫,引來游人結(jié)伴,/六根清凈的高僧也禁不住徘徊顧盼。/可憐殿堂旁邊四季常青的松樹,/引不起公子哥兒們稍稍抬頭觀看。

  擢探花使三首(選二)

  洪崖差遣探花來[1],檢點芳叢飲數(shù)杯。深紫濃香三百朵,明朝為我一時開。

  探花時節(jié)日偏長,恬淡春風稱意忙。每到黃昏醉歸去,纻衣惹得牡丹香[2]。

  《全唐詩》卷703

  注釋:[1]洪崖:神仙名。探花:長安新及第進士在杏園宴集,稱探花宴。其中少年英俊者二人選為朱雀門東西二街探花使,如他人先折回牡丹、芍藥,二人則受罰。[2]纻衣:苧麻衣。

  今譯:神仙派遣我奔赴四處把名花探采,/匯集到探花宴上讓同年們暢飲開懷。/到明天我行使職責的時刻,/喝令深紫香花三百朵一齊綻開。

  我當上及第進士探花使,春日已變長,/在淡淡的春風中去街區(qū)折花奔忙。/每天黃昏喝得醉醺醺才離開宴席,/我的粗布衣服上沾帶著牡丹的芳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