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評說

唐代長安大慈恩寺史事鉤沉(四)

洛陽隋唐研究(第二輯) 作者:郭紹林 主編


  四、大慈恩寺與唐代社會生活

  慈恩寺修成以后,成為名重一時的游覽勝地,眾多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乃至平民百姓,都到此地游玩、觀賞。因而它與唐代社會發(fā)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栽培、觀賞牡丹

  唐李肇籠統(tǒng)介紹中唐時期以來,長安觀賞牡丹的狂熱風氣,說:"京城貴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京師尚牡丹》,第4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具體到慈恩寺,文獻對于牡丹的栽培和觀賞,有多種細節(jié)方面的披露。宋錢易說:"長安三月十五日,兩街看牡丹,奔走車馬。慈恩寺元果院牡丹先于諸牡丹半月開;太真院牡丹后諸牡丹半月開。"(《南部新書》卷丁,第319頁)宋王讜說:"慈恩浴室院有花兩叢,每開及五六百朵。"(《唐語林》卷七,第23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南宋計有功說:裴潾作《白牡丹》詩,題寫在慈恩寺墻壁上。大和(827-835)中,唐文宗"駕幸此寺,吟玩久之,因令宮嬪諷念。及暮歸,則此詩滿六宮矣"。(《唐詩紀事》卷五十二,第786-787頁)權德輿作有《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詩。(《全唐詩》卷三百二十七,第3664頁)鄭谷《題慈恩寺默公院》詩,說僧人"春來老病厭迎送,剪卻牡丹栽野松"。(《全唐詩》卷六百七十五,第7731頁)唐段成式說:慈恩寺白牡丹"是法力上人手植"。(《酉陽雜俎》續(xù)集卷六,第263頁,中華書局,1981年)唐康駢說:慈恩寺"有殷紅牡丹一窠,婆娑幾及千朵",是這里的一位老僧用20年時間培育出來的。后來,這叢紅牡丹被人強行掘走,以"金三十兩、蜀茶二斤以為酬贈"。(《劇談錄》卷下,《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下冊第1481-148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這些情況說明唐代慈恩寺牡丹非常著名,社會各界都來觀賞。

  2. 看戲

  《南部新書》卷戊云:"長安戲場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龍,其次薦福、永壽。"(《南部新書》卷戊,第330頁)唐代皇室經常到慈恩寺來看戲。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十一月,萬壽公主下嫁給起居郎鄭顥,在父皇的約束下,能按照庶民之禮孝敬舅姑。后來,鄭顥的弟弟鄭顗病重,她依然到慈恩寺去看戲。宣宗知道后非常生氣,"亟命召公主入宮,立之階下,不之視"。公主很害怕,一直哭著謝罪。宣宗指責她說:"豈有小郎病,不往省視,乃觀戲乎!"(《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八,第8034頁,中華書局,1997年)這件事說明,慈恩寺是皇室經??磻虻牡胤?,它的娛樂功能所服務的對象是社會上層。

  3. 齋戒

  慈恩寺迎合皇室的需要,經常舉辦齋戒活動。上述顯慶元年的僧齋即是一例。武宗出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一日,開成五年(840)登極之際,中書門下上奏獲準,以六月一日為全國性節(jié)日慶陽節(jié),休假兩天,天下州府每年常設降誕齋,素食宴樂,在京城,宰臣與百官到大寺中,共設僧一千人齋。會昌二年(842)五月,"敕今年慶陽節(jié),宜準例,中書門下等并于慈恩寺設齋,行香后,以素食合宴。仍別賜錢三百貫文,委度支給付"。(《唐會要》卷二十九《節(jié)日》,第547頁)

  4. 寄居

  慈恩寺給社會上的人提供住宿之便,許多人都曾在此寄居過。鄭虔即是一例。唐人認為,"柿有七德,一壽,二多陰(蔭),三無鳥窠,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太平廣記》卷四百一十一《柿》,第3337頁)所以柿樹的種植量很大。慈恩寺里也種了許多柿樹,白居易《慈恩寺有感》詩有"柿葉紅時獨自來"(《全唐詩》卷四百四十二,第4938頁)之句。當柿葉落地之后,寺內僧人便將其收集起來,集中堆放,時間一久,竟填滿了數間房屋。"鄭廣文(鄭虔當過廣文館博士)學書而病無紙,知慈恩寺有柿樹葉數間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紅葉學書,歲久殆遍。"(《尚書故實》,《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下冊第1170頁)他竟拿肥大的柿葉作為練習書法的紙張,真可謂既經濟又方便。賈島也曾在此住過,他的《宿慈恩寺郁公房》詩云:"病身來寄宿,自掃一床閑。反照臨江磬,新秋過雨山。竹陰移冷月,荷氣帶禪關。獨住天臺意,方從內請還。"(《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第6667頁)

  5. 避暑

  慈恩寺是佛家勝地,深邃清幽,一到夏日,許多人也來這里避暑。盧綸《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詩云:"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伴鶴慚仙侶,依僧學老翁。魚沉荷葉露,鳥散竹林風。始悟塵居者,應將火宅同。"(《全唐詩》卷二百七十九,第3172頁)李遠《慈恩寺避暑》詩云:"香荷疑散麝,風鐸似調琴。不覺清涼晚,歸人滿柳陰。"(《全唐詩》卷五百一十九,第5935頁)劉得仁《慈恩寺塔下避暑》詩云:"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聞虛籟,深山只此涼。僧真生我靜(一作敬),水淡發(fā)茶香。坐久東樓望(一作上),鐘聲振(一作送)夕陽。"(《全唐詩》卷五百四十四,第6297頁)當時的情況由此可想其仿佛。

  6. 收稅場所

  在國家危難之際,慈恩寺以佛教圣地的身份作為國家收取賦稅的辦公場所。"建中四祀(783),……國家多故,河北幽冀,猥毛蜂起,三輔兩畿,征兵日繼。皇赫斯怒,爰整其旅,……雖王師頻勝,而寇亦不衰,勝負相參,殺傷萬計。時軍用既多,不遑遠略,戶部侍郎趙贊上封事,請稅三輔、兩畿居宇間架,及取兩市富商大賈,于西明、慈恩二寺置院檢納。"(《奉天錄》卷一,《叢書集成初編》第3834冊第1-2頁)

  7. 釋俗交往

  慈恩寺的僧人與政治上層人物發(fā)生了廣泛的聯系。玄奘法師與唐太宗的交往是正面事例,也有反面事例。慈恩寺僧人辯機與合浦公主交往、淫亂,終釀成殺身之禍。最初,辯機"廬主之封地,會主與[其夫房]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會御史劾盜,得浮屠辯機金寶神枕,自言主所賜。"(《新唐書》卷八十三,第3648頁,中華書局,1975年)太宗將其腰斬。

  慈恩寺中不乏奇僧、怪僧,有的僧人還從事相面。德宗時,趙憬拜相,他的舊知前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新淦令王蒙前來拜謁,他就想為王蒙謀一個御史的差事,王蒙很高興。一天,王蒙到慈恩寺游玩,有一個"氣色僧"給他占卦后說,"觀君色,殊無喜兆。他年當得一年邊上御史矣"。王蒙不相信,"大笑而歸"。后來,由于裴延齡從中作梗,德宗最終沒有聽從趙憬的建議提拔王蒙,"后數年,邊帥奏為從事,得假御史焉"(《太平廣記》卷七十九《慈恩寺僧》,第498頁),果然應驗了氣色僧的說法。

 ?。ㄗ髡吒接洠鹤靖逶谧珜懞托薷牡倪^程中,得到恩師郭紹林先生的悉心指導和幫助,在此謹致誠摯的謝意。)

  侯振兵,男,1983年出生,河南滑縣人,陜西師范大學2006級隋唐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