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狗臉歲月:與青春作伴的日子

第一節(jié) 學業(yè)ABC:高考的兩次打擊(1)

俞敏洪傳奇: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 作者:郭亮,黃曉 編著


自古以來,多少農(nóng)家子弟為了美好的前程,夜以繼日地苦讀經(jīng)書,矢志不渝地求取功名,于是,在民間誕生了一個個勵志故事,如鑿壁借光,如車胤囊螢,如孫康映雪,人們以此為榜樣來鼓舞一代代少年子弟奮發(fā)進取。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伊始,百廢俱興,中國浮現(xiàn)一片希望的曙光,高考制度的恢復讓無數(shù)有志青年奔走相告,歡呼雀躍。今天許多事業(yè)有成的中年人士都是那時考場上的勝利者和幸運者,俞敏洪也是其中的一員。

狗臉歲月:與青春作伴的日子第二章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俞敏洪傳奇但是,俞敏洪的這條道路卻如同玄奘西天取經(jīng)之旅,路途多磨。

名落孫山:兩次高考落榜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古人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功成名就,不知是多少讀書人的理想人生規(guī)劃。對于俞敏洪來說,也是如此。

俞敏洪的求學之路充滿了曲折和不可知的變數(shù)。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因為當?shù)亟逃Y源奇缺,一家只允許一個孩子讀到高中。俞敏洪姐弟倆都到了考學的年齡,由于姐姐在初中成績非常出色,老師在眾多的孩子中選中了姐姐去讀高中。

在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村地區(qū),女孩子上學的權利仿佛是一種格外珍貴的恩惠。姐姐能上到初中,已經(jīng)大大好過了那些讀了幾年書、略微識得幾個字之后便被迫輟學的女孩們。姐姐要繼續(xù)讀高中,也就意味著俞敏洪只能止步于初中。

然而,俞敏洪的母親對知識有著很固執(zhí)的信仰,她堅持供女兒上高中。對于俞敏洪,她則心存僥幸,期盼五年后政策會有所轉(zhuǎn)變。然而五年后,一切如故。俞敏洪讀完了初中,依照規(guī)定,回到生產(chǎn)隊里種田,開拖拉機。

正當俞敏洪享受著田園的清新純樸之時,母親卻為了這本應是挑燈夜讀的時光被浪費大為焦急。在1978年,俞敏洪的母親打聽到村里有一家的女孩不去讀書了,于是費盡周折找到校長,請求他允許俞敏洪頂替那個女孩的名額。如此峰回路轉(zhuǎn),在母親的努力下,俞敏洪終于從田野走回了教室,繼續(xù)自己的讀書生涯。

半年之后,副校長和俞敏洪的母親商量,要讓俞敏洪去葫橋中學當初中老師。在當時的鄉(xiāng)村,雖然教師收入很高,但母親卻拒絕了。俞敏洪讀書已經(jīng)很是辛苦,一天兩頭跑,一心二用,如何能專心讀書呢?可是在副校長的再三請求和百般解釋下,俞敏洪的母親也不好再拒絕,只得無奈地答應了。

經(jīng)過10個月的復習,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填報的志愿是江蘇省常熟市地區(qū)師專。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焦急的俞敏洪等來了成績,英語33分。雖然這個成績并不出色,但是當時成績都比較低,照以往經(jīng)驗,這樣的分數(shù)被錄取應該沒問題。

俞敏洪在家里悠閑地過了兩個月,可是直到許多大學都開學了,俞敏洪的通知書卻還是遙遙無蹤。最后,還是母親去打聽,原來這年常熟市地區(qū)師專外語錄取分數(shù)線是38分,5分之差,俞敏洪與大學失之交臂。

這一次失敗并沒有帶給俞敏洪太大的打擊,他不是爭強好勝的孩子,差了幾分是個可以接受的結(jié)果。他做起了手扶拖拉機手,這對身體單薄的俞敏洪來說,是項很艱苦的工作。因為他不能坐著,只能跟在拖拉機的后面走,時間一長,俞敏洪就跟不上節(jié)奏,在后面被拖拉機拉著走。一天下來,要在泥地里跑幾十公里,他的身體像散了架似的。此時的俞敏洪才真正體會到農(nóng)民勞動的艱辛。

母親李八妹看到兒子的疲態(tài),也很心疼,于是再次做主,要俞敏洪開始復習,準備第二次高考。緊張忙碌的復習備考,讓俞敏洪的眼睛近視了,不得不戴上一副眼鏡。俞敏洪成為村子里第一個戴眼鏡的人,好事的鄉(xiāng)親便戲稱他為“大學生”,這個稱呼讓落榜學子俞敏洪感到既羞愧又有壓力。

很快又到了高考的時候,滿懷希望的全家人等來的又是一個令人失望的結(jié)果。俞敏洪的英語成績雖然提高到了525分,但是1979年的分數(shù)線水漲船高,錄取線是60分。

失敗是弱者的地獄,但同時又是強者的階梯。大凡成功之人,似乎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失敗之旅。名落孫山,俞敏洪的未來一下子模糊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