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狗臉歲月:與青春作伴的日子

第一節(jié) 學業(yè)ABC:高考的兩次打擊(2)

俞敏洪傳奇: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 作者:郭亮,黃曉 編著


這一次給俞敏洪帶來的打擊不小,俞敏洪整日將自己關在屋里,一言不發(fā)。他想好好靜一靜,想想自己的將來?;蛟S,自己的將來就和窗外許許多多的同齡人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安分守己地過著平靜的生活,俞敏洪的心也漸漸安寧下來。

過了幾天,待俞敏洪漸漸走出了低落情緒,母親和他進行了一次交心的長談,“這次考試你已經(jīng)很努力了,邊教書邊讀書,多不容易啊,不要這么灰心喪氣。一件事情一次做不好怕什么?還有機會。只要肯奮斗,晚一年考上好大學,也是一樣的。好好準備,明年再考!”

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卻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彪m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但應該坦然地去面對,遇事不驚,克服一切困難,以自己的勇敢去笑對人生,用自己的熱情去創(chuàng)造人生!

于是,俞敏洪再次踏上邊教書、邊讀書的征程。

初為人師:在平靜中感傷

1979年仲秋,俞敏洪第一次走進葫橋中學的大門,他的身份是中學的民辦代課教師。

葫橋地方雖小,但是江南水鄉(xiāng),環(huán)境優(yōu)美,河流密布,曾被東晉詩人謝玄贊為“澄江靜如練”的澄江貫穿全境。教師在這個人文氣息濃厚的地方地位不低,俞敏洪在葫橋中學的生活很舒適,生活簡單而平靜。學校里很熱鬧,到了晚上,孩子們在操場捉迷藏,或是捉螢火蟲;還有一些孩子總喜歡躲在黑漆漆的路邊,忽然發(fā)出各種怪叫把路人嚇個半死,他們自己卻哈哈大笑。

日子如水般流走,俞敏洪的心也漸漸沉靜下來。逐漸地,俞敏洪已經(jīng)接受代課教師的生活,以后的人生規(guī)劃是由鄉(xiāng)村代課教師變成公辦教師。在田園里當個普通的教書先生,農(nóng)忙時候還能回家?guī)蛶透改?,也挺不錯。

但是一到晚上備課,又不時有一種無法言語的滋味涌上心頭。這時候,俞敏洪就會仰頭看窗外的樹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光影流轉(zhuǎn),一塵不染。人不輕狂枉少年,俞敏洪想起這句話的時候,會有些茫然,心有不甘。

他曾經(jīng)的夢想是考入常熟市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一名天之驕子,可如今這夢想?yún)s離他越來越遠。曾經(jīng)的雄心壯志,如今也只不過是鄉(xiāng)間微風里的一聲輕輕的嘆息而已。他曾那么努力地讓自己高高躍起,他曾那么相信自己可以一躍而成龍。只是,如果再來一次,自己還有力氣逆流而上嗎?

走出鄉(xiāng)村: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

可以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一定不要放棄無限的希望。

從山那邊吹來的風,年復一年地在鄉(xiāng)間穿梭。俞敏洪有時候覺得,自己是被這風給吹老的,一年一年,不知不覺,磨平了棱角,銷蝕了豪情壯志,漸漸成為一個普通的鄉(xiāng)間教書匠。

每個人都曾經(jīng)以為自己與眾不同,而當時間流逝,最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和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什么不同,這其中的界限就在于是否堅持去做一件事情。

有學生問哲學家蘇格拉底,怎樣才能學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學問。

蘇格拉底聽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說:“今天我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個人盡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盡量往后甩。”蘇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從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哪些人堅持了?”

有九成的學生驕傲地舉起了手。

一年后,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動作還有誰堅持了?”

這時,只有一人舉起了手,他成為了古希臘的大哲學家,他的名字叫柏拉圖。

俞敏洪的室友時興才是一名語文教師,與俞敏洪關系很好。在深夜里,時興才總是看見燈下備課的俞敏洪將筆輕輕放下,仰頭望著窗外出神,然后發(fā)出一聲輕輕的嘆息。他知道,俞敏洪的嘆息里有渴望,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自己也曾經(jīng)有一顆年輕的心,可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自己早已成家立業(yè),離夢想也越來越遠。人一旦有了牽掛,有了顧慮,就很難再有放手一搏的豪氣了。俞敏洪還年輕,他還有很多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時興才決定找俞敏洪的父母談談。

鄉(xiāng)村的夜晚,樸實而溫馨。時興才從自己年輕時的夢想說起,說到俞敏洪的正當年輕、機會寶貴,說到俞敏洪前途無量、不可耽誤,句句切中要害,直說得俞母連連點頭,直說得俞敏洪如同胸中燃起了一把火,昔日的夢想在火光閃爍中愈發(fā)清晰起來。

不要因為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有句話說,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但時興才堅持認為,是金子就要盡早地發(fā)光。他從俞敏洪身上看見了他當年的光芒,他知道,無論遇到怎樣的曲折,金子依然會從塵埃里發(fā)出金色的光芒來,他要做的就是幫俞敏洪拂去塵埃。

不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命運的強者總是主動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而非被動地等待結(jié)束。俞敏洪的母親拍板決定,讓兒子全心全意地備戰(zhàn)第三次高考。也正是這一次考試,把俞敏洪送出了農(nóng)門。

俞敏洪是幸運的,在他還少不更事的年齡,總有貴人相助。所謂貴人,不一定非要背景雄厚,財大氣粗,關鍵是能看出你身上別樣的氣質(zhì),能在關鍵時刻推你一把,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在遇到時興才之前,母親是俞敏洪的貴人,一路為他拿主意、護航;在遇到時興才之后,俞敏洪的貴人又多了一個。雖然只是一些勸說的話語,卻足以改變命運。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決定都只在一瞬間。這個夜晚,成了俞敏洪一生的轉(zhuǎn)折點。這次抉擇,使他的生命從此沿著與大部分同齡的鄉(xiāng)下人不一樣的軌跡前行,越走越遠,越走越輝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