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元的衰落》 失約的“復蘇”(4)

美元的衰落 作者:(美)安迪森·維金(Addison Wiggin) 著;劉寅龍 譯


    我們對1997財政年度以來的“聯(lián)邦債務情況”進行了審計。在此期間,聯(lián)邦債務總額增長73%。在最近的4個財政年度里,聯(lián)邦債務總額從2003年9月30日的6793萬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9月30日的8993萬億美元,絕對增加額及增長率分別為221萬億美元和33%。這表明,如何控制債務膨脹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1]

    誠然,在過去的3年里,預算赤字確實每年都在下降,從2006年的2480億美元減少到2007年的1630億美元。但這仍然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問題,沃克爾認為:

    ……美國面對的真正挑戰(zhàn)并不是短期赤字,而是美國政府的長期結構性赤字,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債務負擔。實際上,我們所說的長期性財政危機并不遙遠,它已經(jīng)迫在眉睫。2008年1月1日,嬰兒潮這一代人將開始按社會保險享受提前退休金……3年之后,開始享受醫(yī)療補貼……GAO的長期財政刺激政策表明,目前的財政狀況只是一個前奏,一場更嚴重的長期性財政危機還在蓄勢待發(fā)。[2]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想聽聽這家伙還說了些什么。如果您想多了解一點,不妨登錄wwwgaogov/specialpubs/longterm,閱讀下述文章,“美國的財政狀況:聯(lián)邦政府的長期性預算失衡”。[3]

    盡管盲目樂觀主義者大有人在,但我們還是要以現(xiàn)實的觀點去評價經(jīng)濟生活的每個層面。因此,要判斷它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就必須作出科學合理的衡量。而美國統(tǒng)計學家們衡量經(jīng)濟的方法,卻常常會讓我們對美元的問題熟視無睹。

    一般情況下,當經(jīng)濟周期進入低迷階段時,人們開始大量儲備個人財富,償付部分債務,緊縮開支,精打細算。而2001年和2006年卻不是這樣,假如歷史不會犯錯誤的話,2008年將一如既往。即使是在衰退期,美國人在刷卡時也毫不吝嗇,他們從來就是我行我素地消費,以至于根本就看不到經(jīng)濟衰退期間應該發(fā)生的任何跡象。沒有人想到還債,銀行也不會注銷壞賬。衰退似乎根本就沒有發(fā)生——每個人對此都堅信不疑。

    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已經(jīng)習慣于黑暗的人來說,經(jīng)濟的復蘇卻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他們”就是這樣說的。然而,一個冷酷的現(xiàn)實是:我們依然生活在“黑暗”中。雖然GDP只下降了06%,大大低于戰(zhàn)前經(jīng)濟衰退期間2%的平均下跌率,但最重要的問題卻在于:是哪些因素導致這場衰退變得如此溫和?美聯(lián)儲主席阿蘭·格林斯潘認為:“經(jīng)濟衰落的溫和性和短暫性,體現(xiàn)了美國經(jīng)濟在適應性和靈活性方面的提高?!盵4]

    于是,美國具有適應性或是靈活性的觀點開始被美國經(jīng)濟學家廣泛頌揚。但這樣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因為它的前提就是錯誤的。盡管2001年的經(jīng)濟衰退出人意料的溫和,但絲毫不足以彌補美國經(jīng)濟此后兩年內異乎尋常的頹勢——或許,他們只是不愿提及這段傷心事吧。

    至于這個令人迷惑甚至是誤導性(但卻備受歡迎)的經(jīng)濟指標——GDP,在戰(zhàn)后各次衰退期的平均下降率為2%。只是這個平均損失大多被隨后而至的經(jīng)濟增長所彌補。從平均水平上看,在此次衰退和復蘇所經(jīng)歷的3年時間里,GDP的平均增長率為82%。相比之下,在2001~2003年的3年間,也就是這場衰退和復蘇的整個周期,GDP實際只增長了57%。

    因此,任何有關此次衰退如何之溫和的自詡,抑或是美國經(jīng)濟如何之靈活而富有彈性之類的高談闊論,不過是一相情愿的夸大其詞而已。

    之所以說美國經(jīng)濟靈活而富有彈性的論調名不符實,還有另一個層面的原因。在衰退期內,債務的增長和償付通常會顯著下降,這是消費者削減支出帶來的必然結果。而2001年的衰退卻恰恰相反——債務規(guī)模加速增長,而這正是格林斯潘的美聯(lián)儲所希望的結局。2003年3月4日,格林斯潘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一次講話中毫不隱諱地聲稱,通過抵押貸款,消費者利用自用住房的凈資產(chǎn)獲得了大量的可支配資金。但是對于整個經(jīng)濟來說,這種財富汲取過程是通過負債融資實現(xiàn)的。

    從2001年開始,問題開始日漸惡化。消費貸款每年都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增長著。截至2004年底,消費者負債已經(jīng)累計高達21萬億美元,與4年之前相比增長了23%。[5]當消費者的負債達到這一金額時,他們所承擔的償債壓力就會達到10年前(1994)的2倍,這似乎也是一個新紀錄。但是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消費者的負債卻膨脹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增加25%(見圖11)。

    圖11消費信貸余額,1995~2007年

    資料來源: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