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心的恐懼

孩子,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作者:(美)保拉·斯坦曼


 

根據(jù)1999年5月公布的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數(shù)據(jù),全美犯罪數(shù)字破紀錄地連續(xù)第七年下降,降幅為百分之七。全美的兇殺案數(shù)量,也比前一年少了百分之八。擔任全美執(zhí)法最高首長的司法部長雷諾[1]曾說:“這意味著上街更安全,受害送命的人減少,全體美國人的心情也更加平和?!?/p>

那么,我們的心情為何并未變得更加平和呢?

我在全美各地演講時,向聽眾提出的問題之一是:“過去二十年,性侵害與綁架案發(fā)生率上升的速度有多快?”絕大多數(shù)聽眾答以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三百的數(shù)字。很少人知道,上升速度一直相當固定;大幅增加的是這些案件的媒體報道數(shù)量。聽眾心里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攀升,乃是恐懼感作祟。

給美國人的恐懼感火上澆油,該為此負起責任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呢?部分專家與媒體評論家,把怪罪的矛頭指向電視?!耙娧陀懈呤找暵省币呀?jīng)成為美國國家級與地方新聞媒體的口號。

罪案報道的播映比重,與大眾對于犯罪產(chǎn)生的恐懼同步飆高。媒體與大眾事務中心指出,1990年至1995年間,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報告顯示兇殺案發(fā)生率下降了十三個百分點,新聞媒體的謀殺案報道數(shù)量卻暴增3.36倍,這個數(shù)字還不包括“辛普森殺妻案”的報道。

人心恐懼感節(jié)節(jié)升高的另一個原因在于,針對孩童下毒手的罪案發(fā)生后,受害者的姓名,甚至臉龐,事隔多年仍然揮散不去。十二歲女童波莉·柯拉斯,在加州北部佩達魯瑪?shù)淖约遗P室給人綁走,之后遭到奸殺身亡。十三歲的史蒂芬妮·古漢,在洛杉磯的一條巷弄里遭人槍擊而送命。芳齡十六的選美皇后瓊貝奈·瑞姆西,在科羅拉多州一個名為巨石的小鎮(zhèn),遭人勒斃。

除了上述兇案報道之外,這類使人心神不寧的回憶還有很多,例如,有一名青少年對另一名挨家挨戶義賣糖果的十一歲男孩進行性侵害,并且將其扼死。

“雖然記憶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淡化,然而一有新的案子傳出,便每每喚起了那些回憶,使你產(chǎn)生與受害者感同身受的心情?!笨▋?nèi)基梅隆大學的犯罪學教授亞弗烈·布隆斯坦說,“我們周遭鄰居的女兒,都有可能碰上波莉·柯拉斯的遭遇,這樁謀殺案喚起了我們對女兒的擔憂。”

即便受到這類畫面與報道的密集煩擾,我們的情緒仍然迅速恢復正常。此外,我們很容易看不清事實真相。

[1] Janet Reno,前美國司法部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