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對《詩經(jīng)》的這段評論中,首先指出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現(xiàn)象之一就是心里有氣,才寫詩,他非常贊同司馬遷對《詩經(jīng)》的評價,說詩三百篇皆為“發(fā)憤之所為作”。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里認為,《詩經(jī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是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作詩明志,抒憤言情,以通其道。毛澤東用“心里沒有氣,他寫詩”發(fā)揮了司馬遷的“詩言志”和“發(fā)憤說”,并且認為《詩經(jīng)·魏風(fēng)·伐檀》這首詩就是表達了當時社會的勞動人民反對統(tǒng)治者剝削和壓迫的悲憤之情。認為《詩經(jīng)》就是老百姓的民歌,“老百姓也是圣賢”。這也許是毛澤東喜歡讀《詩經(jīng)》的原因之一。
毛澤東還指出《詩經(jīng)》中收集的有關(guān)男女戀愛的詩,有的是“借男女寫君臣”的。雖然從文學(xué)批評史上看,在這一點上有爭議,但從《詩經(jīng)》以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來看,也確實存在著一個借男女寫君臣的比喻模式。況且毛澤東對此也沒有說全部都是,而是說“有的是,有的不是”,可見毛澤東對此的評論是非常謹慎和客觀的。至于朱熹認為《詩經(jīng)》中有關(guān)男女歡愛之詩是“淫奔之詩”,明顯是基于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xué)家的立場。毛澤東是不同意這種評價的。
毛澤東對《詩經(jīng)》的愛好和活用一直伴隨到晚年。在權(quán)延赤所作的《紅墻內(nèi)外》中記載了這樣一則饒有趣味的故事:
1965年夏,毛澤東去北戴河開會,姚淑賢當時是毛澤東專列上的服務(wù)員。列車啟動以后,毛澤東在客廳里忽然立住腳,對所有的工作人員說:“今天是禮拜六噢,你們還沒有約會?”
大家都微笑搖頭。但姚淑賢聽到這話后,身子一熱,產(chǎn)生出一種溫暖的感覺,那是女兒在父親身邊才會有的感覺,所以就忘乎所以地冒出一句:“有。我有?!?/p>
毛澤東含著微笑逗趣地問:“跟什么人約會?”
姚淑賢靦腆地說:“跟男朋友?!?/p>
毛澤東著急地說:“哎呀,糟糕。攪了你們的好事。你通知他了嗎?”
“沒有,”姚淑賢答道,“沒事的。他知道我常有任務(wù),會理解的。”
毛澤東搖搖頭嘀咕著說:“久了會出誤會的,不要因為我而影響你們?!?/p>
姚淑賢很后悔說實話,讓主席替她擔心。
晚上當姚淑賢給毛澤東送去削好的鉛筆時,主席若有所思地望著她,目光一閃,忽然說:“小姚,你等等。有個東西你拿回去給你的朋友看看,你的朋友就不會生氣了?!?/p>
毛澤東拿出一支鉛筆,鋪開一張16開的白紙,開始伏案書寫,原來是一首古詩。詩曰:
靜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愛而不見,
搔首踟躕。
姚淑賢接過詩反復(fù)讀了兩遍,大致明白后,不由得臉紅,并小聲對毛澤東說:“主席,我們有紀律。凡是帶字的東西都必須上交?!?/p>
“你為什么那么老實?現(xiàn)在又沒有誰看到,我是不會打小報告的。”毛澤東幽默地擠一擠眼,笑笑,做個手勢,“藏起來,帶給他?!?/p>
毛澤東手書的這首古詩,就是《詩經(jīng)·邶風(fēng)·靜女》中的一章。后來姚淑賢從北戴河回到北京,便把毛澤東手書的這首詩交給男朋友看,并講了失約的原因。她的男朋友很激動,囑咐她一定要好好為毛主席服務(wù)。
《周易》與毛澤東的“兩點論”
毛澤東早年在私塾里讀經(jīng)的時候,自然熟讀了作為“群經(jīng)之首”和中華民族智慧之源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