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從“齒以剛落,舌以柔存”的自然現象中得到啟發(fā),認為“柔弱勝剛強”,乃是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而他強調要用“柔”的手段去對付對方。
《老子》可以說也是一部兵法,書中包含軍事辯證法?!罢龔蜑槠?,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的辯證法用于軍事學,就是以弱勝強、避實擊虛的指導原則,此外,中國的太極拳、導引術也多是直接或間接地發(fā)揮著老子貴柔、守雌的精神。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帛書本,“德”前“道”后,但是兩千年來,流傳的《老子》則是“道”前“德”后。
大多數專家認為,《老子》最精彩的、影響最廣泛的還是道的論述,他不僅影響了政治哲學,也影響了中國人對宇宙人生的總理解。
1917年,毛澤東與同學蕭子升在暑假期間四處游歷,到了寧鄉(xiāng)縣境內,拜訪了一位隱居的劉翰林。據蕭子升回憶,毛澤東當時在問答中講: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莊子》注是郭象作的。
青年毛澤東在批注《倫理學原理》時,針對人類社會的“大同之境”的構想,聯系到《老子》:
……是故老、莊絕圣棄智、老死不相往來之社會,徒為理想之社會而已。
這里提到的“絕圣棄智”,是《老子》第十九章里的話,意思是人們保持愚昧無知,就不會滋生事端?!袄纤啦幌嗤鶃怼?,是《老子》第八十章里的話,意思是返回到上古的“小國寡民”社會,就能徹底避免人們滋生事端。毛澤東認為這種“大同之境”實際上是倒退,“徒為”而已,行不通。這說明,毛澤東早期在思考中國未來社會形態(tài)時,曾對《老子》一書下過功夫。
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毛澤東一直對《老子》一書抱有濃厚的興趣。不過,他的興趣后來轉向了哲學方面。
1936年12月,毛澤東寫成《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其中談到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實行“戰(zhàn)略退卻”是必要的,要暫時放棄一些土地和城鎮(zhèn),就是引用《老子》第三十六章里“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這句話的意思,化用為“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稱這是一個“原則”。并且認為,“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戰(zhàn)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加擴大土地,這是賺錢生意?!?/p>
1949年3月,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倡黨委成員間“互通情報”,同時批評有些人不是這樣,就用的是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同年8月,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又用了《老子》第七十四章里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以痛斥美國對中國人民實行封鎖的政策。
1945年,毛澤東在為“七大”作總結時,談到面臨的困難和應付的方針,說:
我曾經同國民黨的聯絡參謀講過,我們的原則是三條:第一條不打第一槍,《老子》上講“不為天下先”,我們不先發(fā)制人,而是后發(fā)制人。
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話中,以抗日戰(zhàn)爭為例,說明矛盾轉化的論點時,正是引用《老子》中的話來發(fā)揮的:
總之,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比毡敬虻街袊?,日本人叫勝利。中國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國人叫失敗。但是在中國的失敗里面包含著勝利,在日本的勝利里面包含著失敗。歷史難道不是這樣證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