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毛澤東智品諸子(14)

毛澤東品國學 作者:盧志丹


毛澤東在文章中,還運用過“名副其實”和“循名責實”等出自《韓非子》的成語典故。

“名副其實”一語出于《韓非子·功名》:

名實相持而成,形影相應而立,故臣主同欲而異使。

“名副其實”一語從“名實相持而成”演化而來,指名稱或聲名和它的實際相符合。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引用了這個成語:

國體--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政體--民主集中制。這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政治,這就是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這就是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共和國,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義的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①

毛澤東引用此語說明,“中華民國”只有有了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國體和民主集中制的政體,才是聲名和實際相符的“中華民國”。

“循名責實”一語出于《韓非子·定法》:

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生殺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辦也。

意思是:以“術”治國,應當基于一個人能力之大小,授以官職,依照其職權地位向其索取、檢查與其職稱相稱的實際效果,而選拔考察能執(zhí)掌生死權柄的人。這些都是作為君王應當負起責任的事。

“循名責實”,指按照名稱去追求實際內(nèi)容,使“名”與“實”相符合。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引用了此語:

我們現(xiàn)在雖有中華民國之名,尚無中華民國之實,循名責實,這就是今天的工作。②

毛澤東引用此語,說明中華民國應是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但在國民黨的專制統(tǒng)治下,卻只有中華民國之名,沒有中華民國之實。我們應該因名去求實,努力實現(xiàn)一個名副其實的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

毛澤東與《墨子》

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毛澤東系統(tǒng)地對墨子的思想發(fā)表看法,源于陳伯達的文章《墨子的哲學思想》。

《墨子的哲學思想》,是陳伯達響應毛澤東1938年10月提出的“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號召,所寫的諸子研究系列論文中的一篇。同《孔子的哲學思想》一樣,他送給毛澤東看的是發(fā)表前的稿子,后分上、中、下三篇連載于《解放》雜志上。

該文共萬字左右,較全面地論述了墨子諸方面的思想,如名與實、知與行、故與法(因果法則)、同與異、義與利、中庸、名辯等范疇,以及墨子的節(jié)葬、非攻、兼愛、非樂、非命等主張。

該文對墨子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政治上,該文認為:墨子是當時“手工業(yè)者和農(nóng)民在某種程度上之獨立的覺醒及其解放的空想……之最偉大的代表者”;“墨子在各方面的立說,都是從人民生產(chǎn)的立場出發(fā)的”;中華民族“最善于艱苦奮斗,并善于死里求生,善于主持正義而厭惡強暴,善于對不平反抗,……這些都是和墨家的精神不可分開的”。

哲學理論上,該文認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名實問題,并給以初步明確的解決”,進而提出知行問題“并初步具體地在解決”;“墨子并不限于唯物的經(jīng)驗論。我們看到了墨子哲學關于由感性的認識論到論理的認識之見解”;“墨子認為:宇宙的事物是變動不居的”;“墨子發(fā)現(xiàn)了部分和整體的聯(lián)系”;“墨子看出了宇宙中的時間空間都是……對立的統(tǒng)一”;

毛澤東讀了陳伯達的文章后很高興,對他的觀點表示基本贊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