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浪漫灰燼
陳礦
工程師、詩人、小說家、翻譯家、小號手、歌詞作者、歌者、爵士評論家、劇作家、演員……當我們用如此多的頭銜套用在一個人頭上時,就不得不承認此人的多才多藝,而鮑里斯·維昂恰恰則是這些繁復頭銜之下的一個天才。
維昂出生于1920年3月10日,是家中四個孩子中的老二。他的母親喜歡歌劇,Boris這個名字,就來自于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著名歌劇Boris?Godounov。鮑里斯家庭環(huán)境優(yōu)渥,家里的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在音樂和文藝上的熏陶滋養(yǎng)。也許是先天的痼疾所致,維昂得到的關愛最多,而疾病也使他在童年時期比普通的孩子要敏感多思。天資聰穎的鮑里斯在讀書期間,文科成績優(yōu)異。中學文科類會考(哲學/數學)順利通過后,進入巴黎工藝美術學院深造,畢業(yè)后成了一名工程師。二十歲時,他在卡普萊頓遇到了米歇爾·蕾格莉絲,兩人墜入愛河,一年之后喜結連理。鮑里斯和米歇爾情投意合,分享彼此對爵士樂和電影的激情。他們對馬克思兄弟的片子,以及約翰·福特、霍華德·霍克斯的西部片尤為鐘愛。在文學領域,兩人對美國的偵探小說興趣頗濃。米歇爾受過良好的教育,英文功底很好,這也讓并非英語專業(yè)出身的維昂在翻譯美國的偵探小說或黑色小說時受益匪淺。米歇爾作為維昂的伴侶,在精神上和他有默契。但在遇到薩特后,被薩特所吸引,成了他的情人。維昂多次想過把波伏瓦弄上床,以作報復,盡管他有這個機會,但沒有這么做。如今透過《歲月的泡沫》來看這些軼事,頗有些漫畫式的嘲諷意味。
1945年,維昂在加利瑪出版社出版了《葉娥幼蟲和浮游生物》。維昂所從事的工程師工作,在他看來只是一個謀生計的活兒,而對爵士樂的狂熱愛好使他搖身一變,成了在拉丁區(qū)某俱樂部的爵士小號手。
1946年初,維昂認識了讓-保羅·薩特、西蒙娜·波伏瓦和莫里斯·梅洛-龐蒂,彼此間很快就成了朋友。此后,維昂也為這三位哲學家于1945年創(chuàng)立的《現(xiàn)代》雜志撰寫一些文章。就在這一年,維昂僅僅花了三個月完成了《歲月的泡沫》。雷蒙·格諾非常喜歡這本書,稱它為“當代最凄婉動人的愛情小說”。1944年,加利瑪出版社就設立了青年作家獎,評委團由莫里斯·布朗肖、阿貝爾·加繆、保羅·艾呂雅、安德烈·馬爾羅、讓-保羅·薩特、雷蒙·格諾等十位知名作家組成?!稓q月的泡沫》讓他獲得了薩特、格諾等人的支持,但青年作家獎卻頒給了由馬爾羅、保蘭支持的讓·格羅斯讓。維昂很失望,但這次挫敗更加激勵了他成為一個作家的斗志。此后,維昂寫出了《我要在你們的墳上啐唾沫》、《北京的秋天》、《死亡都有一樣的皮膚》、《紅草》等。而《我要在你們的墳上啐唾沫》和《死亡都有一樣的皮膚》由于話題的敏感性,以及與當時一出犯罪事件的相似,也曾讓維昂吃了官司。
1951年初,在醫(yī)生強烈建議下,出于個人健康原因,維昂不得不放棄在俱樂部吹小號的工作,但對于爵士樂的迷戀并沒有使他和音樂分離,此間他撰寫了大量關于爵士樂的評論文章。值得一提的是,在創(chuàng)作小說、撰寫評論的那些年里,維昂還編寫、指導、演出過戲劇,創(chuàng)作了不少歌曲,灌制了不少唱片。
1959年,《我要在你們的墳上啐唾沫》改編成電影。對電影改編,維昂甚為不滿。同年6月23日,他去馬博夫電影院參看電影首映。電影開播不久就心臟病突發(fā),離開人世。
一個天才如流星隕落。
很少有作家能夠像維昂那樣在天馬行空的筆觸之下,還蘊藏著敘事的詩意力量?!稓q月的泡沫》所描繪的愛情故事,也許是眾多愛情故事中的一個,但絕對不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簡單拼貼和復制,而是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色彩的愛情冒險。
科蘭家境不錯,喜歡爵士樂,愛上了楚楚動人的克洛埃;希克是科蘭的好友,沉迷于收集帕爾特的作品,性格果敢的阿麗絲愛上了這位迷糊的年輕人;而科蘭家的廚師尼古拉卻因為身份門第的懸殊,不敢和出身于資產階級的伊希斯戀愛。每個愛情似乎都不完美,每個愛情似乎都很危險。時不時地,維昂在小說里大膽地嘲諷宗教,鄙視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鞭笞古舊僵化的門第觀念。
在維昂的筆觸下萬物有靈,不論是追逐在陽光碎末之后的小灰鼠,還是他們久居的房屋,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物心緒的改變呈現(xiàn)出各式風貌。他在寫實的同時,融入了大膽的幻想和詭異的象征,這一切在線性敘事主導下的幽閉空間里,顯得有情有意、靈動唯美。
維昂的語言非常獨特,很多時候并不是按照常態(tài)講述,反而會突發(fā)奇想生造出一個詞以表情達意。有時他喜歡將一個完整的句子切割,仿佛故事的言說者在若有所思中突然截斷了思維,而接下來卻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猶如在攀登巴別塔,譯者盡力表述維昂所要表達的意境,但限于水平,深感翻譯的艱難,備受挫折。慶幸的是,譯者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本書的翻譯參考了上海譯文社王聿蔚的版本和臺灣皇冠黃有德的版本,前輩的勞作功不可沒。翻譯本書的過程中,一直都有朋友們在精神和言語上的支持,在此深表謝意。
我們的故事或歷史,都如時間長河上泛起的泡沫。如夢亦如幻,如露亦如電。在時間的灰燼中且留住最后一縷浪漫的輕煙。
2010年5月于法國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