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您一個人在戰(zhàn)斗!純屬群毆!
當我們有了沖動的購物行為,其實不應該簡單地內(nèi)疚與自責。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沖動的行為,比如我媽媽在家里也會買好多廚房用品,都是從電視購物上買來的。在沖動消費中,消費者一般是被廣告所誘導的,因為每一個廣告的背后,都有專業(yè)的心理工作者在設計。
以某口服液的廣告為例,它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專家陣容,在給企業(yè)廣告做幕后的廣告心理策劃。在他們的第一版廣告中,首先設計的是家庭主婦自己去購買,當時的廣告效果不盡如人意。因為第一家庭主婦舍不得給自個兒花錢,第二她們也不好意思對別人開口,第三她們不愿意承認自己到了應該去服某種口服液的年齡段。這時心理專家分析出這些心理特征之后,就把廣告的受眾改在兒女這一層次上。兒女為了要孝順?gòu)寢寱徺I;兒女為了要回家看望家人、看望丈母娘或婆婆,體現(xiàn)自個兒的孝順,會買;此外,兒女要表現(xiàn)自己多懂事,多有成就感,也會買,因為在改版的廣告中的那個小女孩手里拿了一個獎杯,所以這就等于給人一種心理暗示--您是一個已經(jīng)在事業(yè)上有某種建樹和成功的人。
所以您千萬別以為您是一個人在電視機前做這種斗爭,您是一個人在和一堆的商家、心理專家、商業(yè)專家、營銷專家、企業(yè)家在作斗爭。您是跟一群人在戰(zhàn)斗,那是個集團軍。比如說做營銷的、做包裝設計的、做商鋪店面設計的以及做廣告設計的,都有心理專家在支持作戰(zhàn)。所以咱們輸也輸?shù)眯姆诜夷鸀镚DP做了貢獻。不過,自察還是需要的,您必須要覺察到,如果自己確實是因為受誘導而買了不需要的東西,需要明白自己其實是不需要這種東西來產(chǎn)生多巴胺的,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同樣可以獲得滿足感與快樂感。
而且我們一定要清晰地洞悉商家的“陰謀”,這個詞可能用得過了一點,但在本質(zhì)上真的是一種“陰謀”。您在試衣鏡面前,永遠覺得自己又瘦又高;您在化妝鏡面前,永遠覺得自己毛孔粗大。這是為什么呢?這絕對不是因為您有問題,而是因為鏡子有問題。商家一般都有一個“魔鏡”,您穿上好看了,才會去買那件衣服,您一看自己毛孔粗大,才會去買那些護膚品、保養(yǎng)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