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時的蔣介石,用美國人的批評說“為了個人的權(quán)力”,已到了利令智昏,饑不擇食,有奶便是娘的地步。他聽了王世杰的匯報,高興地連說幾個好。
當然,王世杰的匯報,也有令蔣介石不愉快的地方。王世杰說在華盛頓他又會見了魏德邁。魏德邁再次對委員長用人準則提出了“異議”。魏德邁說,委員長在使用和任命人員方面,基本上考慮的總是此人是否可靠,是否無愧于他的信任,以及能否執(zhí)行他的命令,并在任何情況下都效忠于他。這是首要標準,是委員長自己說的,不止說了一次,對魏德邁說過,對馬歇爾也說過。因此,如果接受這種觀點,自然就很難說在當時情況下還有什么其他辦法。當美國將軍們提出國軍的司令官們不完全是最稱職的人時,委員長的答復總是“我必須用我相信的人,危難時刻尤其如此。”美國人的意見,重要職位,不論文武,都必須由能勝任工作的人擔任,否則,即使忠貞不渝,也達不到派去掌管一省一市的主要目的。王世杰也同意這種看法,才用心轉(zhuǎn)達給蔣介石。
魏德邁的看法在美國駐華人員中早已存在。王世杰向蔣介石轉(zhuǎn)交了從華盛頓帶回的一份美國沈陽總領事1947年5月30日呈報美國國務院的一份東北軍事報告,上面清楚地陳述:
過去兩月,政府軍的士氣已加速衰頹,許多方面(包括與各種中國人的接觸、聯(lián)總制院、剛從吉林返沈的美國人以及間接地從東北作戰(zhàn)指揮部所獲消息)已向我們證實他們士氣衰頹的嚴重情勢,并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事情和談話的題材。它反映在軍事防御部隊的揣揣不安,力圖避免征調(diào),冷淡、怨憤和失敗主義情緒在國軍士兵中迅速擴展,造成投降與逃亡現(xiàn)象。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共軍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這是由于共軍大量使用民兵、地下工作人員和朝鮮部隊的援助而產(chǎn)生)不斷擴大。國軍士兵因為不能獲大增援而對前途表示灰心喪氣,而共軍則更加團結(jié)一致,有更好的作戰(zhàn)精神。國軍既遭損失又感到筋疲力盡,國軍軍官的豪華與士兵餉金和生活菲薄,待遇間的不均引起的憤恨日增,以及他們毫無興趣在遠離鄉(xiāng)背井的異鄉(xiāng)與不友好的人民為伍作戰(zhàn),而共軍大部分是本地人,處于為鄉(xiāng)土作戰(zhàn)的地位上。
這并不是說滿洲即將崩潰。可是,它卻確實意味著:國軍士氣已經(jīng)低落到這樣的地步,即無論如何共軍欲攻取滿洲,整個滿洲可能突然的潰散,任由共軍占取。政府不能適當?shù)剡\用美國訓練的與裝備的軍隊,這些軍隊經(jīng)調(diào)派至滿洲,實較任何共軍部隊為優(yōu)越。這說明了,在這一特定地區(qū),錯誤的指揮與低落的士氣所造成的惡果,遠比較旺的活力與優(yōu)勢的裝備所能發(fā)生的效力為大。
蔣介石再次看了王世杰一眼。
不管美國人怎么不滿,政治上軍事上卻是全力支持,直接支持,想到這里,蔣介石感到自己生日過得有點意思了。自然,王世杰這份“壽禮”是送得最及時的了。
就在王世杰牯嶺匯報的同一天,《中央日報》全文刊登了《中美救濟協(xié)定全文》:
第一條, 物資之供應;第二條,在華救濟物資之分配;第三條,出售美國物資所積存資金之利用;第四條,有效之生產(chǎn)、糧食之征集及資源之利用,以減少救濟之需要;第五條,美國代表,其中乙款特別強調(diào),“中國政府準許美國代表有監(jiān)察美國救濟物資之分配,以及履行視察及報導與本協(xié)定任何有關事項之自由,并于各方面予以便利?!?/p>
第六條,美國新聞及廣播事業(yè)代表觀察與報道之自由;第七條,報告統(tǒng)計及情報,其中乙款特別強調(diào),“中國政府依美國代表之請求,將迅速供給關于足以影響人民救濟需要之任何物資之生產(chǎn)、使用、分配、輸入及輸出之現(xiàn)有情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