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又一年三伏天降流火,大如銅盆小如豆粒的火團火球傾瀉下來,房屋焚為灰燼;人和牛馬豬羊雞犬全被燒焦,無法搭救無計逃遁自然無一幸免;祠堂里的神軸和椽子檁條又一齊化為灰燼,村莊的歷史又一次成為空白。至于蝗蟲成精,疫癘滋漫,已經成為小災小禍而不值一談了?;钤诮裉斓陌茁勾宓睦险咂届o地說,這個村子的住戶永遠超不過二百,人口冒不過一千,如果超出便有災禍降臨。
這個村莊后來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長,他提議把原來的侯家村(有胡家村一說)改為白鹿村,同時決定換姓。侯家(或胡家)老兄弟兩個要占盡白鹿的全部吉祥,商定族長老大那一條蔓的人統(tǒng)歸白姓,老二這一系列的子子孫孫統(tǒng)歸鹿姓;白鹿兩姓合祭一個祠堂的規(guī)矩,一直把同根同種的血緣維系到現在。據說白鹿原當時掀起了一個改換村莊名稱的風潮,鹿前村、鹿后村、鹿回頭村、鹿鳴村、鹿臥村、鹿噙草村、鹿角村、鹿蹄村,不一而足。一位繼任的縣官初來乍到,被這些以鹿命名的村莊搞得腦袋發(fā)漲,命令一律恢復原來的村名,只允許保留白鹿村和白鹿鎮(zhèn)兩個與鹿有關的名字,白鹿村的村民感到風光,更加珍視自己的村名。
改為白姓的老大和改為鹿姓的老二在修建祠堂的當初就立下規(guī)矩,族長由長門白姓的子孫承襲下傳。原是仿效宮廷里皇帝傳位的鐵的法則,屬天經地義不容置疑。老族長白秉德死后,白嘉軒順理成章繼任族長是法定的事。父親過世后的頭幾年里,每逢祭日,白嘉軒跪在主祭壇位上祭祀祖宗的時候,總是由不得心里發(fā)慌尻子發(fā)松;當第七房女人仙草順利生下頭胎兒子以后,那種兩頭發(fā)慌發(fā)松的病癥不治自愈。現在,白嘉軒懷里揣著一個修復祠堂的詳細周密的計劃走進了鹿子霖家的院子。
這是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最漂亮的一座四合院。它是鹿子霖的老太爺的杰作。那位老太爺過爛了光景討吃要喝流逛到了西安城里,在一家飯鋪先是挑水拉風箱,后來竟學成了一手烹飪絕技。一位南巡的大官路經西安吃了他燒的葫蘆雞,滿心歡喜脫口贊嘆:“天下第一勺?!庇谑蔷桶l(fā)了財;于是就在白鹿村置買田地,于是就修建起白鹿原第一流的四合院。他的巨大成功啟發(fā)著誘惑著一茬又一茬莊稼漢的后人,撂下镢頭犁杖操起鐵勺鍋鏟,由此掀起的學炊熱歷經一個世紀,白鹿原以出勺勺客聞名省城內外。然而自老太爺之后,到鹿子霖的四輩人當中,鹿家卻再沒有一個男人執(zhí)勺弄鏟,外人萬萬料想不到“天下第一勺”謝世時,竟然留下這樣的遺囑:“我一輩子都是伺候人,頂沒出息。爭一口氣,讓人伺候你才算榮耀祖宗。中一個秀才到我墳頭放一串草炮,中了舉人放雷子炮,中了進士……放三聲銃子?!甭棺恿氐睦蠣敔敔敔敻赣H和他本人都沒有實現老太爺的遺愿,除了雇來長工做務莊稼,均未成為讓人伺候的人;盡管一代一代狗推磨兒似的居心專意供給子弟讀書,卻終究連在老太爺墳頭放一串草炮的機運也不曾有過。老太爺的尸骨肯定早已化作泥土,他的遺言卻似窖藏的燒酒愈久愈鮮。鹿子霖在兒子剛交七歲的那年正月就送他到神禾村學堂去啟蒙,翻查了一夜字典才選定兆鵬作為兒子的學名,那寓意是十分殷切,也十分明朗的。二兒子兆海這年正月剛送去學堂,兩個兒子每天麻麻亮就被他吼喊起來去上學。兆鵬兆海的臉凍皴了,手腳凍得淌黃水。做娘的抱怨孩子太小上學太早,鹿子霖毫不動搖地鼓著勁說:“我等著到老太爺的墳地放銃子哩!”
這個村莊后來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長,他提議把原來的侯家村(有胡家村一說)改為白鹿村,同時決定換姓。侯家(或胡家)老兄弟兩個要占盡白鹿的全部吉祥,商定族長老大那一條蔓的人統(tǒng)歸白姓,老二這一系列的子子孫孫統(tǒng)歸鹿姓;白鹿兩姓合祭一個祠堂的規(guī)矩,一直把同根同種的血緣維系到現在。據說白鹿原當時掀起了一個改換村莊名稱的風潮,鹿前村、鹿后村、鹿回頭村、鹿鳴村、鹿臥村、鹿噙草村、鹿角村、鹿蹄村,不一而足。一位繼任的縣官初來乍到,被這些以鹿命名的村莊搞得腦袋發(fā)漲,命令一律恢復原來的村名,只允許保留白鹿村和白鹿鎮(zhèn)兩個與鹿有關的名字,白鹿村的村民感到風光,更加珍視自己的村名。
改為白姓的老大和改為鹿姓的老二在修建祠堂的當初就立下規(guī)矩,族長由長門白姓的子孫承襲下傳。原是仿效宮廷里皇帝傳位的鐵的法則,屬天經地義不容置疑。老族長白秉德死后,白嘉軒順理成章繼任族長是法定的事。父親過世后的頭幾年里,每逢祭日,白嘉軒跪在主祭壇位上祭祀祖宗的時候,總是由不得心里發(fā)慌尻子發(fā)松;當第七房女人仙草順利生下頭胎兒子以后,那種兩頭發(fā)慌發(fā)松的病癥不治自愈。現在,白嘉軒懷里揣著一個修復祠堂的詳細周密的計劃走進了鹿子霖家的院子。
這是白鹿村乃至整個白鹿原最漂亮的一座四合院。它是鹿子霖的老太爺的杰作。那位老太爺過爛了光景討吃要喝流逛到了西安城里,在一家飯鋪先是挑水拉風箱,后來竟學成了一手烹飪絕技。一位南巡的大官路經西安吃了他燒的葫蘆雞,滿心歡喜脫口贊嘆:“天下第一勺?!庇谑蔷桶l(fā)了財;于是就在白鹿村置買田地,于是就修建起白鹿原第一流的四合院。他的巨大成功啟發(fā)著誘惑著一茬又一茬莊稼漢的后人,撂下镢頭犁杖操起鐵勺鍋鏟,由此掀起的學炊熱歷經一個世紀,白鹿原以出勺勺客聞名省城內外。然而自老太爺之后,到鹿子霖的四輩人當中,鹿家卻再沒有一個男人執(zhí)勺弄鏟,外人萬萬料想不到“天下第一勺”謝世時,竟然留下這樣的遺囑:“我一輩子都是伺候人,頂沒出息。爭一口氣,讓人伺候你才算榮耀祖宗。中一個秀才到我墳頭放一串草炮,中了舉人放雷子炮,中了進士……放三聲銃子?!甭棺恿氐睦蠣敔敔敔敻赣H和他本人都沒有實現老太爺的遺愿,除了雇來長工做務莊稼,均未成為讓人伺候的人;盡管一代一代狗推磨兒似的居心專意供給子弟讀書,卻終究連在老太爺墳頭放一串草炮的機運也不曾有過。老太爺的尸骨肯定早已化作泥土,他的遺言卻似窖藏的燒酒愈久愈鮮。鹿子霖在兒子剛交七歲的那年正月就送他到神禾村學堂去啟蒙,翻查了一夜字典才選定兆鵬作為兒子的學名,那寓意是十分殷切,也十分明朗的。二兒子兆海這年正月剛送去學堂,兩個兒子每天麻麻亮就被他吼喊起來去上學。兆鵬兆海的臉凍皴了,手腳凍得淌黃水。做娘的抱怨孩子太小上學太早,鹿子霖毫不動搖地鼓著勁說:“我等著到老太爺的墳地放銃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