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義南歸 三(3)

金戈鐵馬辛棄疾 作者:趙曉嵐


不過,多數學者也認為:《魏勝傳》中說,張安國被抓是在濟州城的住所中,而不是戒備森嚴的軍營里;抓他的人是利用老朋友單獨進行私人拜訪這個名義,放松了張安國的警惕心,然后突然發(fā)難,用刀劫持了他。從過程來看,這個記載要比辛棄疾率領五十名騎兵沖到五萬人的金營里抓了張安國的說法更加合乎情理,更加接近現實一些。而所謂的“五萬眾”,也可以因此解釋為當時在濟州駐扎了五萬金兵,又或者,是在辛棄疾等人長途奔襲張安國這一路上駐有五萬金兵。

上面的說法,合理是合理了,但由此又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個單人獨馬去濟州城里抓捕張安國的英雄,到底是《魏勝傳》中的王世隆,還是其他人口中的辛棄疾呢?

主張王世隆在這次行動中應居頭功的人當然認定是王世?。骸段簞賯鳌分杏涊d得清清楚楚,還會有錯嗎?但是有學者認為,這個人很有可能還是辛棄疾。這是因為:第一,《魏勝傳》中的記載雖然清楚,但也有明顯的錯誤。比如,它說張安國是張?!伴_督府”之后派人去抓的,但張安國的被抓,是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閏二月,當時張浚剛被重新起用,第二年(1163)正月才正式“開督府”(進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開府建康)。這時張安國的腦袋都掉了快一年了,難道還能把他從土里揪出來再抓一次?第二個理由,從抓張安國的過程來看,這個擒叛者稱得上是有勇有謀,計劃周密,行動果敢。王世隆這個人雖然有點武力和勇氣,但卻并不是個很有腦子的人,歸順南宋后不久就因為想要謀反被處死,在忠肝義膽方面根本不能和辛棄疾相提并論;而辛棄疾既與張安國相識,也具備相應的勇力和謀略,并且為耿京復仇心切,所以在執(zhí)行這樣的任務時,他更有可能挺身而出。那么,章穎《魏勝傳》中的記載該怎么解釋呢?有三種可能:一是去的人是辛棄疾,但章穎對這件事情可能只是道聽途說,其中難免真真假假,出現張冠李戴的問題;二是去的人雖然是辛棄疾,但回來后王世隆四處吹牛說成是自己的功勞,辛棄疾則是“聲名少日畏人知”(《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沒把它放在心上,沒有到處給自己打廣告做宣傳,因此就有人認為真是王世隆干的了;第三種可能,是當時辛棄疾和王世隆這兩個跟張安國是老相識的人都去了濟州城里,互相配合完成了抓捕行動,但辛棄疾的功勞后來被王世隆或其他人給黑了,所以就出現了王世隆孤身擒叛的歷史記載。

雖然多數派的意見至今還不能讓少數派完全服氣,但不管怎樣,辛棄疾深入險境、勇擒叛徒這一英雄壯舉是客觀存在,誰也不能否認的。到這里,他在北方的生活算是有了一個光彩奪目的結尾,南方的生活終于開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