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的佐和山城,坐落在琵琶湖畔。
筆者目前占有的,僅僅是資料,也只能靠資料來了解歷史。筆者不曾長久眺望過那座山。每當(dāng)我乘坐東海道鐵路線列車通過彥根時,總是沖著車窗尋找那座山,口中思量:
“佐和山應(yīng)該在這一帶吧?!?/p>
多年來,這已形成了我的癖習(xí)。然而,最終每次我的視線都投往明朗的方向,投向東側(cè)窗口,投往以湖水為背景的彥根城方向,總是漏看了佐和山。此山為青松和雜樹所覆蓋,列車奔馳在山腰上,佐和山與映著彥根城的車窗,方向剛好相反。
(就是那座山?。┊?dāng)我察覺到這一點,趕緊轉(zhuǎn)過身來,慌忙調(diào)換視線時,列車早已經(jīng)駛過了青松和雜樹覆蓋的山腰。
準(zhǔn)備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之際,我想:這次必須仔細看一看佐和山。于是,我從岐阜出發(fā),經(jīng)過大垣,到關(guān)原下車。在古戰(zhàn)場休息之后,我利用掠過關(guān)原町郊的名神收費高速公路,越過滋賀縣境的峽谷,駛?cè)肓伺e目望去綠草茫茫的近江平原。
琵琶湖水,波光粼粼。
汽車一直向右馳去,不久,進入彥根市內(nèi),又駛出了市區(qū)。佐和山展現(xiàn)于眼前。古時候,琵琶湖水一直延伸到彎彎曲曲的山腳。包括現(xiàn)在東海道鐵路線通過的地方,當(dāng)年都泡在湖水中。
山腳伸入湖水中,悠然高聳入湖東昊穹的,就是古代的佐和山。
我仰望了一會兒,沒感覺膩味。苗條秀氣的紡錘形主峰,統(tǒng)率著略低的峰林。
“這座搦手門(一般指城堡的后門、邊門)相當(dāng)于佐和山城的陰面。”
向?qū)峙e陽傘,向我解說道。也就是說,似乎逼近東海道鐵路線車窗的山貌,相當(dāng)于佐和山城的陰面。
山城的陽面即大手門,威逼舊中山大道,位于華表柱下。主峰比湖面高一百五十米,峰巔被削平,在人造平地上,三成時代建有一座五層中心城堡--天守閣,金碧輝煌。從舊圖上看,這是一座宏偉的巨城。據(jù)說支撐天守閣的石墻高兩丈五尺。
古籍傳其驚人之處,載云:“城堡甚高,屋脊獸頭瓦等,天陰之日,不可見也?!?/p>
以山城中心的“本丸”(位于城堡中心,筑有天守閣,是城堡最重要的建筑,有城主的居館,相當(dāng)于城堡心臟)為主,其他各山峰上高聳的城墻支撐著外廓的“二丸”、“三丸”、“大鼓丸”、“鐘丸”、“法華丸”、“美濃殿丸”、“腰曲輪”等。這是一座依照歐洲風(fēng)格筑城法修筑的山城。
大手門和搦手門周邊,武士住宅鱗次櫛比,城下還有街鎮(zhèn)。如今舉目望去,只有一片田園。
搦手門旁,琵琶湖的湖汊之水,靜靜波蕩。湖汊對面有沙洲。湖汊與沙洲之間架設(shè)著一百間(間是日本的長度單位,一間約等于1.818米)長的折成曲尺狀的橋梁,通稱“百間橋”。據(jù)說這座橋的實際長度超過百間,至少有二百米。
豐臣秀吉時代,佐和山赫赫有名,當(dāng)時有短歌吟云:
“三成擁有兩件寶,
島左近與佐和山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