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由后來勾踐大力發(fā)展國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來看,夫椒戰(zhàn)役時,越國的總體實力是遠遠弱于吳國的。
這一戰(zhàn),勾踐沒有贏的條件和理由,只有贏的口號。仨被面織一錦旗,毫無實用價值。吳軍以迅猛的速度,兇悍的砍殺,置生死于度外的沖擊,將越軍必勝口號擊潰成哀號。
越軍的傷亡,大大超乎勾踐的想象。豈止一個慘重可以形容,完全是羊入虎口。打到最后,勾踐率領(lǐng)僅存的5000人倉皇后撤,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嵊縣、諸暨、東陽間,為浦陽江與曹娥江分水嶺)。
殘兵敗將不能放過。痛打落水狗是極駭極爽的事。夫差號令全軍追擊,試圖全殲越軍,生擒勾踐,把他腦袋割下來,祭奠父親闔閭。
很快,吳國大軍占領(lǐng)越國國都會稽,即今浙江省紹興市,并重重包圍會稽山。
勾踐就在山上,身邊僅范蠡、文種等謀士,和披甲持盾、士氣盡失的5000士兵。勾踐像一頭傷痕累累的斗獸,命懸一線。
對于戰(zhàn)敗方,最壞的結(jié)果就是投降??晒篡`連投降的資格都沒有,唯有求降,看人家給不給你留活路。
范蠡提出方案:應(yīng)當暫時蒙受屈辱,以卑辭厚禮向吳求降,如若不允,只好請勾踐本人到吳國做人質(zhì)。大白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胖不算胖,后胖壓倒炕。假使夫差仍不答應(yīng),那就焚毀宗廟,殺死親人,將國家財寶沉入江中,以殘余的5000將士拼死血戰(zhàn)--這無疑是自殺性襲擊。悲壯且無奈。
文種前去求降,吳國大夫伍子胥堅決反對。他認為“吳之與越,仇敵相戰(zhàn)之國,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今不滅越,后必悔之”。
夫差原本準備聽從伍子胥意見,可文種利用伯嚭的貪婪,以及他與伍子胥的不合,讓伯嚭說服了夫差,接受越國求降,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zhì)。
越國名存實亡。
夫椒戰(zhàn)役,吳國全面獲勝。夫差報了勾踐的殺父之仇??蛇€有一個仇怨--當年,闔閭召陳國攻打楚國,陳國不應(yīng),吳國就一再攻打陳國,楚國援救陳國,只因楚昭王去世才退兵。
如今時機到了。擊敗越國后,吳軍向北擴展。值得一提的是,夫差絕非單純報仇,從后來一系列戰(zhàn)爭來看,他的理想是稱霸中原。
公元前488年,吳國北上,攻打魯國和宋國,兩國屈服。吳國向魯國征收牛、羊、豬各一百頭;向宋國也征收牛、羊、豬各一百頭,作為享宴品,其數(shù)量超過向晉國的納數(shù)。
次年,吳國全面進攻魯國,以閃電戰(zhàn)般的速度攻下武城、東陽,駐軍泗水即今山東泗水邊。魯國只得與吳國結(jié)盟,吳國這才撤兵。
此時,齊國在東面稱雄。吳國又將矛頭指向齊國。
為了向齊國運兵,吳國在江蘇揚州北面筑城挖溝,貫通長江與淮水。整整挖了一年。次年,吳軍聯(lián)合魯?shù)葒?lián)軍,合攻齊國。萬分危急時,齊國人殺死齊悼公,向吳、魯、邾、郯聯(lián)軍發(fā)訃告,以示妥協(xié)。然而,殘酷的是,吳魯聯(lián)軍并未停止攻打。吳國派大將徐承統(tǒng)率水軍,從海上進攻齊國,這一戰(zhàn)吳軍卻大敗而歸。吳國才暫且退兵。
經(jīng)過一年休整,吳國會合魯國,再度攻打齊國,一舉攻下博地(今山東泰安東南)至嬴地(今山東萊蕪西北)。
齊國被迫在艾陵(今山東安南)與吳魯聯(lián)軍會戰(zhàn)。
齊軍大敗,吳國俘獲了齊軍主帥國書等將領(lǐng),奪取了齊的革車八百輛,斬獲齊軍甲士的頭顱三千個。
吳王夫差越來越瘋。如果說,夫椒之戰(zhàn)前,夫差“瘋”得恰到好處,擊敗越國后,就有些變態(tài)了。
《周易·乾》里說:“上九,亢龍有悔。”“亢龍有悔”可以理解為:物極必反。事物皆有陰陽兩面,當你過分春風得意時,就得小心謹慎,冷靜反思。
夫差沒有思考。他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姑蘇臺。他認為自己可以始終“飛龍在天”,進而稱霸天下,讓先君闔閭在墳?zāi)估镆采罡袠s耀。
而越王勾踐的狀態(tài)是“潛龍勿用”,換個容易理解的詞,就叫勵精圖治。
在吳國忍辱含垢的三年,是勾踐一生中極黑暗的日子。他只有熬,終于贏得夫差信任。在公元前491年正月被釋放回國。
心上插把刀叫忍。忍是太極,以柔克剛。“柔”即能量積累,表面波瀾不興,內(nèi)在卻已強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