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見陳照奎(3)

高手 作者:張志俊


那一晚上我失眠了,就記住了陳老師的四條點評,9號一早送陳照奎老師走,在車站,他突然認真地對我說:“志俊,好好練,你是有前途的?!碑敃r陳照奎老師說的這句話令我大驚,他為什么要這么說?是鼓勵,或者是客套,還是啟發(fā)?我疑惑了很久,但情緒總算全都調動起來了,我回家以后馬上找來紙筆寫下一個條幅:平穩(wěn)舒展,緩慢柔和,襠走下弧、墜肘沉肩。

寫完就當我的座右銘,貼到墻上,然后就按這幾點重新開始苦練。

初習拳者主要是在套路上、基本功上著手下功夫,俗語上所謂”卸力”階段。這段功夫下得精深,日后再領悟太極拳圓之妙境,成就大家風范的希望亦大。初級階段要做到沉肩乍肘、襠走下弧、虛領頂勁、以手領勁。沉肩乍肘就是要保證肩部不上聳,隨時保證兩腋下空虛,肘的用力方向保持向外,向下乍開。襠走下孤線,形象的說就是走鍋底形。虛領頂勁就是下頜內(nèi)收,后頸有向上領,向后膨脹之意.這對保持立身中正有著關鍵的作用。以手領勁就是要保證所有的動作先由手啟動的條件下運行,這對于領悟太極拳圓運動之折疊、轉關、開合、虛實是至關重要的。練拳就要做到形似。所謂形似就是要表現(xiàn)出太極拳的特點,快慢相間,從書法上講這層境界叫“入貼”。

我一直練到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2月14號,也就是七八個月的時間,我已經(jīng)對以上的問題有所領悟了,但是我那些師兄弟們還在那解決一個“沉肩”的問題。他們每次做動作甚至一個轉彎,幾乎都要挨批評,而且還不止一次犯同樣的錯誤,以至于最后自己嚇得都不敢練了。但是,正因為我解決了“沉肩”問題,所以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學更多的東西了。那時,我上的是中班,每天晚上十一點下班就去公園,一練就到天亮。那時的刻苦勁頭在今天看來是超乎尋常的,每晚練拳架二三十遍是硬規(guī)定,還有很多單式,僅其中一個“打肘”的單式,我就拍爛了七件“勞動布”工裝的袖子。

這幾十年來,我看凡是練太極拳的“肩”是個老大難的問題,總也解決不好。因為你已經(jīng)習慣了你怎么克服?你習慣了“扛”肩,就沉不下來。如今外邊練太極拳的,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名人大家,你都可以對比他們有沒有真正做到了“沉肩墜肘”?我可以肯定地說,這些名人大家與初學者之間的差別無非是肩膀架起的多少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