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永新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3)

中國的困惑 作者:王魯湘


優(yōu)先投資教育

2008年“兩會”,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明確指出:“沒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便沒有國家現(xiàn)代化的未來……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質(zhì)?!蔽矣X得這句話可以成為下一輪教育改革的綱要。人民群眾滿意了,教育改革就能夠成功。

怎樣才能讓人民群眾滿意呢?一個國家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首先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過去我們講“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很多老百姓都懂的道理。但是到了具體實踐中,我們就會考慮有沒有錢了,公路是不是要修,樓房是不是要蓋,工程項目是不是要上……教育往往被丟在一邊了。

很多國家在現(xiàn)代化起飛的過程中都是勒緊褲帶,咬緊牙關(guān)來發(fā)展教育的。比如日本在明治維新后開始全力普及小學義務教育,當時的普及率已經(jīng)超過了90%,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水平。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盡管要賠償,日本還是及時地普及了初中階段的義務教育,在此過程中,甚至有的村長因為辦?;I不到錢而自殺。

近年來中國教育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2008年溫總理又給教育送了一個大禮包,經(jīng)費從1076億元增加到了1562億元,一年增加了500個億。有人覺得教育經(jīng)費增加不少了,但我說這500個億不算多,因為我們過去欠賬太多。一些發(fā)達國家教育經(jīng)費占GDP支出的4%,我國不僅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甚至比一些發(fā)展中國家還低。

這500個億怎么用呢?我覺得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基礎教育上,去建一些地震震不垮的學校。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建立自己的教育基準,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每一階段的每一所學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多少來配置資源,而資源如何配置,國家應該在這方面立法。比如建一所小學,包括校舍面積的大小、要具備哪些基本設施、建設材料的質(zhì)量等,都應該制定建設標準,甚至我覺得連水泥標號都應該提出要求,這樣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國家的教育基準。

我想特別講一下幼兒園的問題。前幾年深圳“幼兒園轉(zhuǎn)制事件”惹了些風波,公辦幼兒園轉(zhuǎn)成民辦幼兒園,我覺得這個方向是錯的。幼兒教育是教育基礎中的基礎,是為生命奠基的事業(yè),而恰恰這個階段教育的差異比小學階段還要大。我去過西部一些地區(qū),那里的幼兒教育普及率非常低,很多省只有20%-30%,而且農(nóng)村幾乎沒有幼兒園。也就是說大部分西部農(nóng)村的孩子在進入小學以前沒有教育可言,而城里的孩子從胎教就開始了,他們的起點就不公平。我覺得幼兒階段教育還需要國家用比較大的投入來保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