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
周明山起身,轉(zhuǎn)到紅木案前,大大方方地打量起案上的青銅器。
卣,是常見的三代酒器,但做成動物或人物形象的就不是太多。這件饕餮食人卣,器形如怪獸踞坐,以兩后爪與尾成三足鼎立,兩前爪抱持一人,正待將人首送入張開的巨口。人體與獸相對,手扶獸肩,腳踏獸后爪,頭部似畏怯而稍側(cè)。怪獸雙目圓瞪,雙耳尖豎,齒牙如鋸如鉤,鋒利似刃,直欲嚙向人首,情勢危急,觸目驚心。橢圓形器口開在獸背上部,器蓋上立一小鹿,獸肩端裝有提梁。器身或飾雷紋,或飾云紋,或飾鱗紋,或飾夔龍紋,或飾蛇紋,精工細作。通器呈黑色,獸背微泛翠綠,更增添了神秘詭異的色彩。周明山屈指輕彈,音聲悅耳,湊近器身,輕嗅得一縷土香。他握住提梁,掂了掂份量,輕重正合他的估計。
周明山出師以來,行走江湖三十余年,過眼夏商周三代青銅器不下數(shù)百件,可造型制作如此瑰麗且品相上佳的珍器,還是第一次碰到。
越是如此,越是需要冷靜。周明山退后一步,舒氣寧神,這才感到,朱三爺?shù)难劬φ斣谒暮蟊成?。他不動聲色地轉(zhuǎn)回桌邊坐下,端起茶杯,細細地啜飲茶水,等朱三爺開口。
朱三爺果然沉不住氣,問:“依周先生的法眼,此物如何?”
周明山的視線,淡淡地飄向窗外,手指緩緩地轉(zhuǎn)動茶杯,故意輕描淡寫地說:“《呂氏春秋》有言,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此器雖有食人之象,但尚未入口,不盡相符?!?/p>
朱三爺?shù)淖旖橇鞒鲆唤z冷笑:“在下以為,周先生來自天子腳下,自然見識不凡,怎么也落在按圖索驥、刻舟求劍的套子里?百余年來,地不愛寶,三代古器層出不窮,未必都能合于前人著錄。想當(dāng)年,喬二太爺入侍翰林,便常流連于海王村、琉璃廠,愛好的就是三代古器,學(xué)問上悉心鉆研,交游皆一時俊彥,見識已非常人可比;散館之際,恰巧被派任彰德府安陽縣,可謂如魚得水,任滿復(fù)遷長沙府安化縣,又是古器屢現(xiàn)的所在,所得多親見出土之物,豈能誤收贗鼎!”
“三爺誤會了?!敝苊魃秸窍胍f出器物來歷,一激得手,遂陪笑道:“這自是開門見山的東西,我怎會疑其有假!聽三爺?shù)囊馑迹@喬家上三代銅器收藏頗富,不知周某可有緣大開眼界?!?/p>
朱三爺方轉(zhuǎn)嗔為喜,道:“這有何難,正要請周先生賜教?!鼻∏蛇@日上午,樓上并無雅客,他遂引著周明山,依次把樓上五間房內(nèi)陳列的三代銅器,一一看過。各房中陳設(shè)的古雅家具,張掛的名人字畫,周明山僅在心中記了個大概眉目,一時尚不及細看。
第二間茶室內(nèi)所見,是一件雄奇瑰麗的四方羊尊,高近二尺,侈口鼓腹,四根棱線上,各凸出一只大卷角羊。羊腿支地,使下部圈足更增平穩(wěn)感;羊首高昂,角尖前刺,于寧靜中顯出威嚴。全器以細雷紋為地,光潔剛勁;器頸飾蕉葉紋和獸面紋,器肩飾蟠龍紋,羊身飾鱗紋,精整灑脫。周明山試了試,只怕有五六十斤重。
第三室正中,壘木成臺,巍然端立臺上的,竟是一座饕餮乳丁紋方鼎,通高三尺,據(jù)朱三爺說,重達一百六十斤。鼎腹作橫長方形,口沿外折,上立對稱圓拱豎耳一對,下為四根圓柱空心足。器壁較薄,不施地紋,上部以饕餮紋八組,橫串成帶;每面兩側(cè)與下方飾乳丁紋各四五行,中央留空,素樸凝重。全器銹色碧綠,瑩潤如玉,尤增人愛意。
第四室里,是一只鳥獸紋觥,通高約九寸,器身作橢圓形匜狀,上置獸頭形蓋,前有橢圓口流,后有鳥獸形鋬。細細查看,全器鑄刻鳥獸紋竟幾近二十組。器蓋前端塑鑄一只張著口的雙角大龍頭,龍額上立小蟠龍兩條;尾端是半浮雕的雙尖角怪獸;中部兩側(cè)各鑄有一條平腰直身曲尾、在奔跑中回首的夔龍。觥體流口之下,居中浮雕一只鳳鳥,兩旁各鑄一淺雕立鳥;后端鑄作張口獸面饕餮紋,饕餮雙眉作卷尾夔龍紋;兩側(cè)亦各鑄一卷尾回首奔走夔龍。觥體下四足,前兩足上鑄刻夔龍紋,后兩足下方各鑄一雙臂交挽的人形。觥鋬上部為一雙角怪獸,下部為一蹄足卷尾怪鳥,鳥頭在怪獸口下,似將被吞吃之狀,鳥足垂及地,成為銅觥的第五只支足。
末后一室里,山墻下的方幾上,是一件小巧的銅盉,高不及六寸,窄頸鼓腹圈足,腹部飾龍紋,圈足飾云雷紋。奇的是器蓋,竟呈人面形,眉目口鼻,栩栩如生,仰天朝上,合器身恰如一人頭,頭生兩角,可供把持器蓋;人顎之下,器頸部有圓柱形流。人耳呈招風(fēng)狀,中有兩洞;其下器身頸部,有兩只獸面紋貫耳;再下器底圈足部,亦有相應(yīng)兩孔;以繩穿過此六孔,正好可以連器帶蓋一同提攜。
周明山一邊看,一邊暗暗盤算,這幾件青銅器,都是商周古物不說,而且皆系形制紋飾罕見的珍器,難得品相又如此佳美;惟一令人稍感遺憾者,就是未見銘文。這或許可以作為討價還價的一個籌碼。當(dāng)然,這樣的器物,倘若當(dāng)面錯過,只怕此生未必能有重逢的機會。他耳中聽著朱三爺絮絮叨叨的介紹,嘴上哼哼哈哈謹慎應(yīng)酬著,心底已拿定了主意,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即便朱三爺開出個頂天的價碼來,也不能輕易放棄!
兩人重新回到茶桌前坐定。朱三爺給白瓷杯里續(xù)了水,就眼巴巴地望定了周明山,看他如何說法。周明山倒是開了口,可全不是朱三爺想聽的話:“聽三爺說,這一座飲水樓,本是喬家的藏書樓,怎么一本書都沒見?莫非書都在樓下房里?”
“樓下陳設(shè),是書畫和瓷器。”朱三爺苦笑道:“要說藏書,那都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想當(dāng)年,這飲水樓中,也敢稱百宋千元,牙簽萬軸,與我們朱家的開有益齋,城南甘家的津逮樓,鼎足而三。不幸咸豐年間,被長毛占了金陵,把城中官私藏書,無不付之一炬。開有益齋和津逮樓,都是連書帶樓燒為白地。喬家大院只因被長毛征用充做某官衙,居室房舍連同這飲水樓,才僥幸得以保全。及至長毛覆滅,喬家也元氣大傷,沒有力量再搜奇覓艷,重新購置的,不過子弟求學(xué)的平常讀本而已。如今開這茶園,自然把它都移往內(nèi)院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