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所謂香海,是佛國的名字;所謂液池,代指皇家的池塘。前邊一共六句的鋪陳,只為了烘托出最后這兩句:“應知香海窄,只似液池寬”,這荷花盛開的池塘方佛就是佛國香海,對于那些放得下塵緣的人,它只是一道淺淺的小溪,跨一步就可以過去,而對于冬郎自己,它卻像皇家的太液池一樣,無法逾越。
是呀,如果越得過太液池,自然也就不需要越過佛國香海了。
他的心念隨著視線游移不定,他又想起了那個被他偷偷藏進書函的紙卷,想起了紙卷上的那首專門寫給她的《柳枝詞》,她竟然一直沒有發(fā)現呢。如果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當時鼓起勇氣,直接遞到她的手里呢。
岸邊的垂柳仍在飄飛著淡淡的柳絮,這時節(jié)已經過去了,柳絮應當飄盡了呀!他想起不久之前還是春天,“自是多情便多絮”,那柳絮從來也不會飄盡,思緒更不會飄盡,季節(jié)永遠停留在那個柳絮漫天的春天。
苑外銀塘乍泮冰,柳眠初起鬢鬅松。
謝娘微黛輕難學,楚女纖腰弱不勝。
裊霧縈煙枝濯濯,欹風困雨浪層層。
絮飛時節(jié)青春晚,綠鎖長門半夜燈。
--《春柳》
“苑外銀塘乍泮冰”,開頭第一句就藏著一層隱喻。表面上是描寫柳樹生長的環(huán)境,其實“乍泮冰”三個字用的是《詩經·邶風·匏有苦葉》里的“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是一個女子呼喚戀人的心聲,叮囑大河那邊的他,如果真的有心迎娶自己,就趁著冰還沒有融化趕緊過來。而少年冬郎此刻的處境呢,水面的冰層卻正在融化著,自己沒有把握住那個“迨冰未泮”的季節(jié),這時候只有徒喚奈何。
我們卻看到,漢文化已經與這個旗人少年的血脈融為一體了,他用起《詩經》的語言來是那樣的得心應手、渾然得好像完全沒有用過典故,并且他也一定知道,這樣的隱喻表妹是一定看得懂的,因為《詩經》也是她的最愛,他們曾經一起背誦過,互相考較、比賽過。只是--少年冬郎心頭突然一凜:她看得懂這個隱喻又如何呢,這首詩根本無緣送到她的手里了。
“裊霧縈煙枝濯濯,欹風困雨浪層層”,她此刻在作著什么呢?是不是像那顆柳樹一樣,在裊霧縈煙里,在欹風困雨,懨懨地無法逃出寂寞的包圍?
但冬郎有時候也會恐懼:萬一,只是萬一,萬一她得到了皇帝的寵愛……
南國素嬋娟,春深別瘴煙。
鏤冰含麝氣,刻玉散龍涎。
最是黃昏后,偏宜綠鬢邊。
上林聲價重,不憶舊花田。
--《茉莉》
他在寫下這首《茉莉》的時候,心里一定是忐忑的。那是一枝素顏的茉莉,在春深時節(jié)被采摘下來送進了皇家。它太香、太美了,好像是凝冰的麝香,又像是玉石刻就的龍涎香,尤其到了黃昏,它就會迷倒所有的看客。這樣的它,自然在皇家的苑囿里得到了最高的贊美,而在這無邊的寵愛當中,它還會記得它曾經生于斯、長于斯的那一片遙遠而樸素的花田么?
水亭無事對斜陽,宛地輕陰卻過墻。
休折長條惹輕絮,春風何處不回腸?
--《柳枝詞》
又是一首《柳枝詞》,已經是第二個春天了,少年冬郎佇立在夕陽下的宛平水亭,在此吟詠起因多情而多絮(緒)的柳樹。都說觸景傷情,不觸景竟也可以傷情,這長長的柳枝無論折與不折,無論惹不惹得起那輕盈而無依的柳絮,只要春風吹過,柳枝便總是一番的百轉千回。
落盡深紅綠葉稠,旋看輕絮撲簾鉤。
憐他借得東風力,飛去為萍入御溝。
--《詠絮》
少年冬郎隔著簾櫳,望著漫天的飛絮:它們有的落入河灣,有的飛入樹林,有的埋進泥土,也有的……竟然可以飛得那么高、那么遠、那么無畏,一直飛到了紅墻的那邊!
是呀,“憐他借得東風力,飛去為萍入御溝”,我為什么不能去借我的東風呢,只要隨著東風的力量,紅墻總是可以飛越的!就是在這個時候,少年冬郎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個決定足以讓任何頭腦正常的人把冷汗浸透了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