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歐洲人的五谷媽媽和五谷閨女等習俗是以植物形式表現(xiàn)五谷有生命的精靈,這種理論從世界其他地區(qū)民族的例證中也獲得充分證實。因為那些地區(qū)民族的智力發(fā)展落后于歐洲民族,他們還保留了遵行那些莊稼人儀式原來動機的強烈意識,而對于我們,這已經(jīng)降為毫無意義的殘余意識了。讀者也許記得,根據(jù)曼哈德的理論(我在這里還要闡述他的理論),谷精不僅表現(xiàn)為植物形式,而且表現(xiàn)為人身形式;割最后一捆的人或是脫粒時打最后一下的人,都算是谷精的臨時化身,仿佛他本人就是他割的或他打的那一捆谷子一樣。而現(xiàn)在從歐洲以外許許多多民族風俗中所引的例子里,谷精只是以植物形式出現(xiàn)。所以還需要證明歐洲農(nóng)民以外的其他種族也認為谷精托身于或表現(xiàn)為活的男人和婦女。我可以提醒讀者一下,這種證據(jù)與本書主旨有密切關系;以人本身代表植物生命或植物的精靈這樣的實例我們找到的愈多,那就愈容易把內(nèi)米的森林之王歸為它們一類。
北美洲的曼丹人和明納塔里人常有一個春天的節(jié)日,他們稱它為婦女的五谷魔法節(jié)。他們認為某一個“長生的老太婆”使谷物生長,并且她是住在南方,每年春天派遣水邊的候鳥來作為她的表征或代表。每種鳥代表印第安人種植的一種谷物:雁代表玉米,野天鵝代表葫蘆,野鴨代表豆子。所以老太婆的報信鳥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印第安人就舉行婦女谷物魔法節(jié)。人們搭起架子來,掛上干肉和其他東西,算是給老太婆的祭品;全族年老婦女充當“永生的老太婆”的代表,于某日集會在架子面前,每人手里拿一根棍子,棍上系一個玉米。她們先把棍子插在地上,然后圍著架子跳舞,最后又拿起棍子靠在手背上。同時年老的男人打鼓,搖響鈴,作為年老婦女表演的音樂伴奏。接著是年輕婦女出來把干肉放在年老婦女的嘴里,老婦給她們每人一粒神圣的玉米吃,作為回敬。年輕婦女的盤子里還放上三四粒神圣的玉米,以后留心將它們拌在玉米種里,這幾粒玉米能使玉米種子增殖。掛在架上的干肉屬于年老婦女,因為她們代表“永生的老太婆”。在秋天也有一個類似的谷物魔法節(jié),目的是吸引野牛群,求得肉類供應。這時候,每個婦女手臂上都挽著一根拔起的玉米。她們用“永生的老太婆”這個名字稱呼玉米,又稱呼她們認為是大地果實的象征的鳥群,在秋天他們向它們祈禱:“媽媽呵,可憐我們吧!不要把冷天這么早就送給我們,恐怕我們沒有足夠的肉。別讓所有的獵物都走了,讓我們冬天有點吃的吧!”在秋天候鳥南飛的時候,印第安人認為它們是回家,到老太婆那里去,并把掛在架子上的祭品,特別是干肉帶給她,她是吃干肉的。那么,在這個例子里,我們見到人們認為谷精或谷神是一個老太婆,并由年老婦女為人身代表,她們以代表的身份至少得到一些本意要給老太婆的祭品。
在印度有些地方,收獲女神戈里既由未婚的姑娘代表,又由一束野水仙花代表,這束花做成婦女的形狀,戴著假面,和婦女一樣穿著衣裳、戴著首飾。女神的人身的和植物的代表,都受到崇拜,整個儀式的意圖似乎是要保證稻谷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