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日本來了”(1)

1750-1950的中國 作者:汪中求


馬尾之敗,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滅,大清帝國的另一支海軍部隊——北洋水師得以擴建。早在1874年,帝國政府就決定每年撥款四百萬兩白銀,加快海軍建設(shè)。雖然最后用于購置軍艦的白銀僅為每年一百萬兩,遠遠低于計劃中的數(shù)字,但北洋、南洋、福建等海軍部隊仍然在諸多困難之中得以創(chuàng)建。1885年,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內(nèi)成立了海軍衙門,把海軍建設(shè)的重點放在負責守衛(wèi)京師的北洋。到1888年底在山東威海衛(wèi)劉公島正式成立的時候,北洋水師已經(jīng)是排名亞洲第一的現(xiàn)代化海軍部隊了。

北洋水師各主要戰(zhàn)艦艦長及其他高級軍官大多于福州船政學堂畢業(yè),并到英國海軍學院實習,中層軍官多為被召回國的留美幼童生,他們在福建水師學堂學習海軍后服役,技術(shù)軍官一直由外國人出任。這批接受了現(xiàn)代化教育的軍官大多精通英語,內(nèi)部指揮命令皆以英語發(fā)出。

此時,以北洋水師為絕對主力的帝國海軍實力應(yīng)當排在世界第六至第八位之間。在沒有經(jīng)過實戰(zhàn)檢驗之前,這支豪華水師陳列于帝國的東部海岸,對心懷鬼胎的各國所形成的威懾不言而喻,僅艦身鐵甲發(fā)出的光芒,就足以讓人目眩。艦只數(shù)量、噸位以及大口徑的火炮配置、超厚的鋼鐵船甲,使聞?wù)吣粸橹懞?。仿佛它一個噴嚏,就能引發(fā)太平洋的海嘯。

但日本人不這么認為!

福澤諭吉“脫亞入歐”的文明觀,明治政府諸多脫胎換骨的變革,使這個向來被中國人鄙為東夷的島國,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進化。這個終年飄浮在大洋之上的民族,在突如其來地成為爆發(fā)戶之后,興奮得手舞足蹈,發(fā)狂的眼睛急切地四處搜尋獵物。在一系列的搶劫行動得逞之后,他們胃口大增,繼而把目光盯住了與之隔海相望、而與大清國東北部大陸連為一體的朝鮮半島。

半島上的朝鮮王國,是中國最古老的藩屬國。中國歷任政府為保護這個唇齒相依的鄰邦,不遺余力。這個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吸收了中國文化的民族,此時已衰弱到了極點。王國政府的腐敗與低效,連來自大清帝國的官員也為之瞠目。1870年代以后,朝鮮王國的李氏王朝不斷發(fā)生內(nèi)亂,讓候在門外等待多時的日本,找到了進入朝鮮半島的機會。1875年,餓狼一般的日本強行登陸漢城對面的江華島,挑起事端。大清政府當然不能袖手旁觀了,帝國的一支遠征軍登陸朝鮮,與日本人形成對峙,后來名震中國政壇的袁世凱于晚些時候出任這支遠征軍的指揮官。

袁世凱為晚清極具雄才大略的人物,除了有些好色、找了幾位朝鮮美女聊解鞍馬勞乏之外,他較好地解決了這一時期的朝鮮問題,軍事、政治和外交上合理妥當?shù)奶幹?,迫使日本人悻悻地離開了朝鮮,做了一回吃黃連的啞巴。但大清帝國政府在此后與日方的交涉中居然自毀立場,雙方約定將來兩國如向朝鮮派兵,均應(yīng)事先知會對方。這個約定讓袁世凱此前在朝鮮半島的一切努力化為烏有,而且為日后雙方在朝鮮問題上的進一步?jīng)_突埋下了禍根。

1894年那個明媚的初夏,美麗的朝鮮半島海風陣陣,一個本來令人心曠神怡的季節(jié)已經(jīng)來到。但是,由一個名為東學黨的民間組織而引發(fā)的全國性大暴動,卻讓半島的氣溫驟然上升。在朝鮮政府的求救文書到達北京之后,大清帝國政府決定履行宗主國義務(wù),向朝鮮發(fā)兵,以幫助王國政府彈壓這場動亂。6月4日,北洋水師的兩艘巡洋艦——致遠號和揚威號——以及由1500名淮軍將士組成的遠征軍受命開赴朝鮮。按照九年前清、日兩國在天津的約定,以誠信為懷的中國政府將出兵朝鮮的原因和日期一并通知了日本政府。

事實上,日本人一直在密切關(guān)注朝鮮半島的局勢。在中國政府的正式通知到達以前,他們就已經(jīng)獲知了半島動亂和中國即將出兵的消息。日本政府上下為這個消息沉浸在近乎發(fā)狂的喜悅之中,他們預(yù)感,在苦苦地等待了十年之后,那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已經(jīng)來臨。中國政府的正式通知到達的昨日,一個由參謀總長、次長、陸軍大臣、海軍大臣等高級軍事官員參加的戰(zhàn)時大本營秘密成立,一支由400名官兵組成的海軍陸戰(zhàn)隊乘“八重”號巡洋艦急速奔赴朝鮮半島。

半島上的民變很快就被敉平,但日本人顯然不是為平定暴亂而來,這一次,他們再也不想離開這片可愛的土地了。7月12日,日本駐朝鮮公使接到本國外相的訓令,可以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促成中日沖突。兩天后,大清帝國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接到了日本政府的正式外交照會。日本人在這份措辭強硬的外交文件中廉不知恥地聲稱,日本決定留在半島,改革朝鮮政府,如果中國政府拒絕,由此而引起的不測之變,日本政府概不負責。

倭奴也敢向我天朝叫板?!光緒皇帝不禁龍顏震怒,他大“呸”一聲的時候,唾沫星子直飛前來匯報的總理大臣的頂戴花翎。西太后于涼爽宜人的頤和園內(nèi)看到日本政府的照會,也禁不住怒容滿面,嬌叱連連。

其時,德國人豪斯賀費爾的“種族優(yōu)劣論”,在世界各地甚囂塵上,德皇威廉二世尤為認同,以歐化為榮的日本人自然極為熱烈地接受了這一理論。如今的日本人,不再有幾百年前那副恭恭敬敬的模樣,而是以“劣等的支那人”來稱呼他們過去曾經(jīng)崇拜過的偶像。而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中國人,雖然出于無奈的情勢,接受了西洋人的凌辱,但東洋鬼子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始至終都是“倭奴”。向中國人叫板,英國人可以,法國人也許可以,而日本人,非但不可以,簡直就不配!這是一種帶有強烈民族情緒的文化沖突,多年以后,這種沖突也無法得到調(diào)和,是以,中、日兩國的每一次碰撞,都要迸發(fā)慘烈的火花。

少數(shù)頭腦清醒的帝國官員對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爭隱隱地感到不安。李鴻章在天津緊急約見了英、俄等國公使,希望他們出面,勸說日本人罷干戈而向玉帛,但他的請求被各國公使婉言拒絕。列國決定坐山觀虎斗。

半島上千鈞一發(fā),緊張的局勢刻不容緩,帝國政府火速向朝鮮增援。北洋艦隊受命為運送增援部隊的商船護航,并于黃海海面擔任警戒。

7月25日,北洋艦隊濟遠號和廣乙號,護送兩艘運兵商船——高升號和操江號——行駛至漢城、牙山附近的豐島海面。早晨8時左右,海上能見度不是很好,船隊航速較慢,馬達的轟鳴聲反襯出海面的平靜,沒有作業(yè)任務(wù)的船員還在狹窄的船艙里蒙頭大睡。突然,一聲巨響,離濟遠號右舷不遠處的海面上升起了高高的水柱。最先沖上甲板的水兵,于薄薄的晨霧中,看見了一面像狗皮膏藥那樣的旗幟,不禁驚呼:“小日本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