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庭生書帶草,疑是鄭康成(2)

仙蹤3:冥界回陽 作者:鬼雨


蝶翼仿佛灌了鉛一樣的沉重!

他努力拍打著雙翼,也無法靠近前臺,不得不在大殿中央的橫梁上停下來。

低頭看去,只見那白衣文士生得五官端正,鼻直口方,手里正拿著一個直徑尺許的玉印,在厚厚的箔書上不停的敲按。他翻一頁敲一記,也不知道敲了多少下,口中嘟囔著:“印一張一百個名字,每天幾千張!累死人了!早點不來,偏偏來得這么晚,還讓人睡覺不?”

山伯心中一驚:“他是在說我嗎?莫非他看見我了?”

文士頭也不抬,敲著敲著忽然停住不動,使勁搖著手中的玉印,怒道:“又傳不過來了!每次都這樣!跟王爺說該換個新的,王爺偏偏不聽,這不是苦了我嘛!”

山伯盯著對方手里的玉印,發(fā)現(xiàn)那印銀光閃爍,隱約有字跡浮現(xiàn),只是距離稍遠,看不清寫著什么。

文士無奈地站起身來,彎腰將一卷卷的箔書放在身后的柜子里,深深嘆一口氣:“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想我崔琰生前光明磊落,死后卻久困幽冥,也不知是何道理!唉,時光匆匆,轉(zhuǎn)眼又是一個月,我該去看看恩師了。”

說著轉(zhuǎn)過身來,提起玉印看了看,然后繼續(xù)敲按。

山伯在腦海中迅速搜索“崔琰”的名字。

不久,他想起三國時期有那么一位文人,博學(xué)多才,為人正值,可惜因為說了句“時乎時乎,會當(dāng)有變時”的玩笑話,傳到曹操耳中,被認(rèn)為有異心,因而不幸喪命。

沒想到那位崔琰先生竟然到冥界做了楚江王手下的官員,而且私下里流露出不情愿的神態(tài)。

山伯覺得奇怪:“難道說崔琰也身負(fù)奇冤,跟我一樣不得超升?不對!他若有罪就該被關(guān)進地獄中了,不會在這里做官。他剛才提到了‘恩師’,那會是什么人呢?”

崔琰忙了大半個時辰,敲得兩手發(fā)酸,終于全部弄完了。

只見他伸展了一下手臂,將玉印放在書案中,然后下了臺階開始往外走。

山伯知道殿內(nèi)大有古怪,不可久待,更不能被鎖在里面,于是急忙先對方一步飛了出去。

崔琰急匆匆出了閻羅殿,向左一拐,走上一條偏僻的小徑。

山伯悄悄跟在后面。

身生雙翼,來去如風(fēng),自然不怕跟丟了對方。

他來到陰間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視力比剛來時大有改善,可以看見周圍里許的距離。

老實說,陰間跟陽世差不了太多,有著同樣的山巒丘陵,同樣的田園城郭,只是看不見太陽、月亮和星星,昏暗少光,仿佛身在陽世日暮黃昏的光景。

眼見崔琰越走越遠,穿過一片松林,來到一條蜿蜒的小河邊,又沿著小河逆流而上,走了三五里之后,來到一個長滿了蒼松的小山腳下。

那里有一個清澈的水潭,潭邊有間土坯累成的茅屋。

旁邊是一片菜地,長著些很像韭菜的青草,葉子細(xì)長,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

茅屋的門敞開著,一位年約七旬須發(fā)皆白的老者坐在門檻上,正用那韭菜一般的青草捆扎書冊。

他身后的屋里已經(jīng)堆滿了書籍,幾乎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

崔琰緊走幾步上前施禮,叫道:“恩師,我來了,前來聽取您的教誨!”

老者點點頭,面帶微笑道:“坐吧。上次傳你的《公羊墨守》,你領(lǐng)悟得怎么樣了?”

崔琰呆了一呆,口中支吾道:“弟子職務(wù)繁忙,未能全部讀完,才讀了一小半?!闭f到這里,他望著老者不渝的面色,低聲求懇道:“恩師,我來陰間一百五十年了,一直聽從您的吩咐,沒有早日投胎。近些天來,卻感到春心萌動,想要早些出去。”

老者望著他,有些不忍:“白白耗費一百多年的時光,是我害了你?!?/p>

崔琰急道:“恩師不要這么說。弟子在陰曹服侍冥君百年,再生之后,將會增長五十年的陽壽,可以活一百二十歲哩!”

老者嘆了口氣,:“你這樣出去,免不了要飲孟婆茶,所學(xué)知識可就全都廢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