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了基業(yè)長青》:第三節(jié) 誰都不愿眼巴巴地等死(3)

為了基業(yè)長青 作者:車宏卿


     
  
  由于工作部署得不到貫徹與執(zhí)行,屢屢受到阻撓,年輕助理的一種挫敗感油然而生:不能成就事業(yè),有官職能怎樣?不能施展抱負,有錢掙又能怎樣?對于要干一番事業(yè)的這位年輕人來說,待在老機運,不亞于把他關在籠中。盡管有人提醒他說,老機運把你引進首鋼不容易,你如果要離開,就要拿出上萬元的賠償金,當時上萬元對他的確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但他毅然決然,以付出上萬元的引進費為代價,走出了老機運的門檻。
  
  一紙契約,流于表面,形同虛設;減人缺乏魄力,用人不公平;分配不合理,獎罰不分明;引進人才,也只是把他當花瓶等。老機運的改革沒有絲毫進展。沒有陣痛的改革注定成為失敗的改革。2006年底,年初任命的經(jīng)理被免職,書記被降職,新班子因改革失敗而被解散。老機運繼續(xù)保持著老國企的一切遺風。
  
  改革雖然失敗了,但是,在波濤洶涌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沖擊下,在首鋼改革大潮沖擊下,特別是在首鋼建設集團大刀闊斧改革的沖擊下,早先一步進入社會市場的一些老機運員工深深感到,以吊裝業(yè)為主的老機運原本在華北的老大地位,正在受到一些迅速崛起的民營企業(yè)強有力的沖擊。
  
  老機運隊伍中,年輕的大學生魚貫而入,他們僅僅把老機運當成跳板,一旦掌握技術,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又具備了在大企業(yè)工作的經(jīng)歷,就不再繼續(xù)過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為了保存銳氣,施展才能,他們又魚貫而出。像年輕的經(jīng)理助理一樣一時受到重用的年輕人,多數(shù)就像苦行僧,想通過經(jīng)受磨難,想通過淡泊名利,來改變影響老機運的發(fā)展,最終改變老機運的命運。他們的誠意,他們的努力,最后也只好以離去而告終。
  
  在日復一日的慢慢煎熬中,越來越多的人,或者不甘于微薄的收入,或者等不及變革的到來,或者經(jīng)不住外界的誘惑,都想快點離開老機運。于是,走的走,調(diào)的調(diào),老機運陷入一片凄涼。種種跡象表明:“老機運,再也不能這樣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