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英國上流社會的人吃的東西里幾乎不放任何佐料,女王的食物里面最多放幾粒黑胡椒。
女王的食物有什么佐料,本人不得而知,但有一個事實是,不論是在超豪華酒店還是在尋常百姓家,英國的餐桌都放著兩個瓶子:鹽瓶和胡椒瓶。講究的餐桌上的這“鹽、胡二君”不是小瓶,而是木制或玻璃材質(zhì)的研磨器,用餐者可自己動手把器皿中的鹽粒和黑胡椒研磨成粉撒在菜上。
千萬不要小瞧這“鹽、胡二君”,一頓盛宴,味道有時可全憑它們二位。
作為記者,筆者有幸品嘗了不少英國大餐,知道在餐桌上自己動手加鹽、加胡椒的重要。但第一次在一個豪華的城堡賓館吃的那頓“盛宴”讓我至今難忘。
那是倫敦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當時國內(nèi)某省省長帶領(lǐng)了一個陣容強大的招商團來英國。按照中國的標準,當天的晚餐真可以說是便飯一餐。但在英國確實已是盛大宴會:餐桌上燭光搖曳,空氣中彌漫著輕音樂的節(jié)奏,客人在低聲交談,身穿禮服的服務(wù)生彬彬有禮地加酒上菜。
三道菜的宴會已是盛大。第一道是開胃菜,幾片綠菜葉,外加奶酪之類還算可以。
沒有想到第二道大菜就讓我這個中國“美食家”露了“丑”。每人一盤的大菜其實是一塊大概二兩重的蒸魚。盤子擺得很精美,中間是一塊冒著橄欖油熱氣的魚肉,旁邊是一抹綠色的油彩式調(diào)料。
魚顯然很新鮮,沒蒸透的中間部分還依稀可見血絲。嘗一下,沒什么味道,連咸味都沒有,想當然認為旁邊那綠色的配料就是芥末泥。
不成想淺淺地舔了一下,沒味,再嘗一口,仍然沒味。
肯定是錯了。我直接招呼一位服務(wù)生,問是否芥末有問題。小伙子很禮貌地說到廚房問一下。
等了半天沒人,等旁邊的英國客人大快朵頤,場光地凈時,小伙子過來,小聲說:“對不起,先生,那綠色的配料是菜汁土豆泥,不是芥末。”
“這么配能有什么味道呢?”
“對不起,您可以用桌上的鹽和胡椒?!?/p>
白色的魚和綠色的土豆泥,都沒有什么味道,想要味道,請用鹽和胡椒。
正餐用畢,我才悟出了英國大餐的妙處——算自己土。吃了一次真正原味的蒸魚!
有一妙聯(lián)道:“原本清純,無味即真味;情猶淡泊,暗香是真香?!?/p>
真希望英國廚師有如此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