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老漁夫搖搖手,莞爾一笑,說,“我不是為了要賺百金才讓你搭船。五萬石俸祿和執(zhí)圭之爵,我都不稀罕哩!”
“哥哥,這不行!”伍子胥氣急敗壞地表示反對。
乖乖地到國都,平王也絕不會放過父親。不如亡命國外,再籌劃為父親報仇——這是他的主張。
“這一點我知道……”哥哥伍尚說。
而伍尚還是認(rèn)為自己非應(yīng)命前往不可。兒子去的結(jié)果,父親說不定會獲得赦免。因為不去而使父親受害,豈不是要被人指責(zé)嗎?
“不過,我希望你逃。”伍尚靜靜地說。這是為了不被人指責(zé)——父親被殺而兩個兒子不但未能為之報仇,更白白送死,此乃奇恥大辱,會被人譏笑。
“爸爸幸虧有兩個兒子……”伍尚笑道。伍子胥咬牙切齒,努力不使眼淚掉下來,因無限激憤而渾身顫抖。他是個將憤怒以行動表現(xiàn)出來的人。如此大的憤怒,一定會驅(qū)使他采取行動吧?
伍子胥遂離去,哥哥伍尚則到楚都。
楚國首都是郢(湖北省江陵縣)。平王未守約定,將伍奢、伍尚父子一并殺掉。
聽到伍子胥已逃亡時,為父的伍奢說:“哎,楚國君臣關(guān)系以后勢必形同水火!”
他對這個兒子憤怒時的激烈性格,了解得很清楚。父親和胞兄被殺害的伍子胥,不可能沒有爆發(fā)性行動的。為了報仇,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
臨出奔之際,伍子胥對摯友申包胥說:“我非推翻楚國不可!”
對此,申包胥回答:“你盡情地干吧!被推翻的楚國由我來復(fù)興?!?/p>
伍子胥逃至父親為其擔(dān)任太傅職務(wù)的太子建的亡命之地宋國。
宋乃殷商遺民之國,于襄公時代國力極強(qiáng),一些學(xué)者甚至將他列為春秋霸主之一。這個人因“宋襄之仁”一事而著名。
只是,伍子胥逃到宋國時是公元前522年,當(dāng)時的宋國國君是元公,離一代明君襄公之死已有一百一十五年。宋國國力這時已經(jīng)沒落,更由于元公在處理政治時的不公,所以才有重臣華向發(fā)動兵變之事。
伍子胥和建遂一同逃往鄰國鄭。
他選擇亡命地,不只是為了自身安全。借亡命所在國家的力量,向殺害父親和胞兄的楚國報仇,是他的愿望。
發(fā)生兵變的國家,當(dāng)然沒有余力攻打楚國。
這時的鄭國國君是定公,他對這兩個亡命者非常親切。
“嗯,住起來很舒服?!?/p>
格外喜歡這個地方的亡命太子建,有意長久滯留于此,不求他去。
“鄭是蕞爾小國,我們不能待在這里!”伍子胥促請建離開此地,轉(zhuǎn)到晉國。
晉國于文公時代曾經(jīng)是稱霸中原的大國,到一百年后的此時,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當(dāng)政的頃公也非泛泛之輩,是個野心家。
一天,頃公請來建,開口便說:“我要請你當(dāng)鄭國國君?!?/p>
“什么?”建一時未能明白對方的語意。鄭國國君是不久前對他極為禮遇的定公。
“你是大國楚的繼位人,卻受到奸臣擺弄流浪國外,以我看來實在于心不忍。所以,如果不嫌小,我想使你成為一國國君……我指的是鄭這個國家……”頃公望著建的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