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3)

春秋戰(zhàn)國 作者:(日)陳舜臣


前面之記述以《史記》所載為依據。《春秋左氏傳》之記載則為——

驪姬流著眼淚,袒護申生道:“我不相信申生公子會做這樣的事,一定是壞人利用他干的勾當吧?”

對年邁的獻公來說,看到受了迫害而還一心為申生袒護的驪姬的樣子時,心里定然更加不忍。結果,反而使他對申生的憤怒達到無法抑制的程度——這一切大概都在她算計之內吧?

《春秋左氏傳》之記述的確饒有趣味,不過,也較多斧鑿痕跡。

當時在場的一個人,急忙把這個事件向正在都城宿舍的申生稟報。申生知道這時辯白也無濟于事,所以立刻逃回曲沃。

獻公將申生之太傅杜原款處斬,理由是對申生之教育失敗。

“這一定是驪姬搞的把戲,您一定要辯白,為自己鳴冤才行??!”

近臣如此進諫,申生卻搖頭說道:“父王已經年邁,起居上的一切,必須要有驪姬在身邊細心伺候。若證明驪姬有罪,父王勢將失去她。這么一來,父王的余生要怎么過呢?不行!絕對不行!這不是我和驪姬互斗的時候!”

申生的孝心多么令人欽佩!

有人勸他亡命,而他卻回答:“背著惡名亡命,還有人會理我嗎?我知道,除了死以外,我是沒有生路的?!?/p>

容易看破世事的申生遂于這一年十二月,在曲沃自盡而亡。

實際上,這不是驪姬所期望的。

她的目的在于使獻公、申生、重耳、夷吾這四個人既分裂又互相勾結,在爭斗之下,將晉國陷于無法收拾的狀態(tài)。

缺了一個……現在只有讓剩下的三個互咬了。

太子申生的派閥由于失去主子,所以紛紛改投其余派系,余則逃亡國外。

據說,謀殺大王這個事件,和重耳、夷吾兩位公子也有干連,他們是有共謀關系的!驪姬極其巧妙地煽動獻公。

“這些不知好歹的東西!立刻下令逮捕吧!”由于年邁而變得易怒的獻公,怒不可遏地喊道。獻公身邊有人聽到這個消息,便迅速地告知兩位公子。

兩位公子即刻逃回各自的居城。重耳逃到蒲,夷吾則逃到屈。

而兩人所采取的態(tài)度卻完全相反。

獻公獲悉兩位公子出奔之事,立即發(fā)布動員令:“未經稟報而擅自潛回居城,證明的確懷有叛意!立刻派兵討伐!”

夷吾據守屈城,決心抗戰(zhàn)到底。

重耳則一心想從蒲城逃出。

討伐軍派一位名叫勃鞮的太監(jiān),以使者身份來到蒲城。

他把一把寶劍放在重耳面前,說:“少主已無處可逃。該和太子申生一樣,用這把劍坦然自盡吧!”

“看樣子,我只好如此啰!”

重耳垂頭喪氣地說,好像疲憊不堪的樣子。其實,他只是裝模作樣,心里正盤算著如何伺機逃脫。

“我知道少主心有不甘,可是,君命不得違背?。 辈L有些感傷地說。這樣的差事給人的心理負擔多么大!由于情何以堪,所以他不自覺地把臉別開。

——機會來了!

當機立斷的重耳,一骨碌躍身狂奔出去。

“糟糕!”勃鞮驚叫一聲,抓起眼前的寶劍轉身緊追。

光著腳的重耳跑過庭院,掄起寶劍的勃鞮緊跟在后。重耳這時已四十三歲,他幾乎被年輕的勃鞮追上,最后終于在千鈞一發(fā)之際越過圍墻。

“呀!”兩人同時發(fā)出尖銳叫聲。

重耳發(fā)出此聲是躍過圍墻,而勃鞮則是提劍砍下。結果,這把劍只斬斷了重耳的衣袖。

重耳成功地逃脫了。

夷吾則據守屈城,與父親軍隊交戰(zhàn)達年余之久。由于哥哥重耳不戰(zhàn)而逃,所以,晉國全體兵員都攻向這邊來。

夷吾抵死固守屈城,晉軍一時間也難以將之攻陷。

隔年(獻公二十三年),獻公任大夫賈華為將軍,再度以大軍攻打屈城。

夷吾原本準備抗戰(zhàn)到底,而怕受池魚之殃的屈城居民卻紛紛開始逃亡。沒有居民就無法打仗。

夷吾遂決定棄城亡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