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星 隕》貝利昂與瑪麗儂(4)

星隕 作者:(法)貝諾爾特·克魯爾


瑪麗儂一直對這個國家動蕩的歷史感興趣,如此頻繁的混亂與法國革命這般相似。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她用了好幾個月來研究愛爾蘭革命,而這篇論文正是以伍爾夫?托恩為主題,此人于1792年流亡到巴黎并策劃了霍斯將軍遠(yuǎn)征起義,最后于1798年在都柏林被判絞刑。也正因為這個主題,她應(yīng)邀參加了研討會。

貝利昂一直住在都柏林,如果不向他通知她的到來是絕不可能的。但她沒收到他的回信,于是想他大概是不愿冒險再見她一面吧。

但他還是到機場迎接了瑪麗儂。雖已多年不見,可相聚的第一眼就好像從未分離,于是他們的故事重新被續(xù)寫,刪除了間斷的空白情節(jié)。

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各自的工作占用,這個星期不能為彼此犧牲過多的時間。但那曾經(jīng)的兩夜足以證實他們是巫術(shù)的犧牲品……或者換個角度應(yīng)該是魔法。受困于天主教原罪的概念,貝利昂的神秘主義最終判定自己是受蠱惑了?,旣悆z的母性也使她朝同一個方向得出一樣的結(jié)論,卻同時充滿著狂喜。他們相約在研討會結(jié)束后共度那一整天。他們發(fā)覺到處都充滿了愛意,源源不絕:拉塞爾飯店(Russell)、里菲(Liffey)河畔、多尼戈爾(Donegal Shop)商店、國家博物館,這股心潮,這顆悸動的心,擔(dān)心被認(rèn)為猥褻而低垂的眼神(他看到了嗎?當(dāng)然,他看到了,因為他自己的也一樣),讓人不能移開視線的對方的唇,相互輕撫時的騷動,還有一想起明天就要別離而令人鉆心的驚恐……

但明天將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貝利昂驚悟到他不能再放棄。有一種奇特而可恥的幸福感已深植在他內(nèi)心里。而喜歡冒險下注的瑪麗儂也決定不能再放過任何相見的機會。他總歸是個飛行員……應(yīng)該會常來法國。從此他們的生命又連接在一起,雖然彼此都深知暫時不能打亂現(xiàn)有的一切。他們不問將去向何方,卻欣然前往……這正是人類感動我的地方——輕率!而且如此毫無理智!

所以,1973年的一個夏日,瑪麗儂在科克市布列塔尼船運公司的碼頭下船,在人群中尋找眼里只有她的那個男人。她的丈夫——莫里斯,去悉尼迎接環(huán)球比賽的船員。而蓓姬——貝利昂的妻子——帶著兒子去倫敦。她母親需要她幫忙照顧久病復(fù)發(fā)的偏癱父親。

他們擁有眼前整整的十天,于是計劃前往凱里郡的斯尼姆鎮(zhèn),到貝利昂童年的小房子里避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