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什么是靈性(5)

承認不完美,心靈才自由 作者:(美)科茲


這首詩告訴人們,唯有承認自己愚昧無知,我們才能對事物有所了解;唯有承認自己無能無助,我們才能獲得幫助;唯有承認苦難,我們才能超越。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面對痛苦和不幸,總是選擇逃避,而逃避則會帶來更大的心理問題。心理學大師榮格說:“所謂神經(jīng)官能癥,其實就是人生痛苦常見的替代品,這種替代品帶來的痛苦,比要逃避的痛苦更為強烈?!币虼?,我們要提醒的是:只有尊重事實,接受那些無法掌控的不完美,才能淡化心靈的不適,讓自己找到生活的方向。發(fā)現(xiàn)自我和承認自我是獲得幸福的基礎,當我們做到這一點后,靈性便開始覺醒,內(nèi)心的智慧也會因此而生。

《宗教之我見》一書曾對戒酒協(xié)會的早期成員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在書中,詹姆斯把人分為兩種:一是初生的人,一是重生的人。初生的人從不懷疑,他們懵懵懂懂,自信而內(nèi)斂,常常身處寧靜之中卻渾然不知。他們認為事情總是向著最好的方向發(fā)展,他們不會把偶爾的不幸放在心上,他們也不會以此為然。這些人活得非常單純,從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在漫畫家的筆下,這些人臉上總掛著傻乎乎的笑,是《紐約客》漫畫版上的常客。

詹姆斯將自己劃歸為重生的人,對這一群人,他做了生動詳盡的描述:他們深感危機重重,為道德淪喪的世界而痛苦;他們覺得自己可以一分為二,可以站在蹺蹺板的一頭,于是他們的心靈被撕裂成了兩半。用“常人”的眼光來看,他們是“病態(tài)的人”,欠缺生活的能力,常常被內(nèi)心的不穩(wěn)定和生活中的負面因素撕裂,困苦不堪。在漫畫家的筆下,這些人神經(jīng)兮兮、缺乏安全感,很像《史努比》里的查利?布朗,屢戰(zhàn)屢敗,但從未停止過努力。

那么,這類重生的人,他們對苦難和陰暗面如此敏感,是否意味著缺乏靈性?他們感到絕望是否表明自己已一敗涂地?不!擲地有聲的答案回蕩在數(shù)千年的智慧之中,人們堅信:在掙扎的痛苦里,我們更能看清自己;我們的失敗孕育著成功;我們只有到過深淵,才能體會出高山的宏偉。人不是神,我們只有接受自己的支離破碎,才能期待心靈的痊愈?成就健康的心智。只有經(jīng)歷過黑暗的人,才能真正地欣賞光明;只有經(jīng)歷過風雨,才能看見彩虹。

失望能讓我們恢復心智;心碎之后,我們的心智會更加完整。在經(jīng)歷悲痛、絕望和眼淚的過程中,我們的哀號不是表明逃避,而是表明最大限度地接受。接受是靈性覺醒的開始。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說:

“廟宇的神圣,在于它是一處人人都能進去哭訴的地方。不錯,我們必須學會哭訴!這才是最高的智慧?!?/p>

哭訴使我們在無助中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哭訴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完整,哭訴之后,我們的心會感到寧靜和平和。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都有問題,不過,有問題并不可怕,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本質(zhì),我們是人,是人就有局限,就有缺點,就不完美。我不完美,你不完美,他不完美,不過這沒關系,真的沒關系。只要我們將悲劇和絕望看做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感受,那么,我們就能在支離破碎時,喚醒自己的靈性,感受到平和與寧靜。

戒酒者協(xié)會的經(jīng)驗表明,只有在這種不完美里,我們才能從缺憾中求得祥和與安寧。靈性的覺醒不是開始于孤高、教條、獨斷專行,而是開始于心襟開闊、可以質(zhì)疑、能夠自嘲。靈性覺醒就是尋找回了最真實的自我,而這一切都應從承認和接受自己的陰暗面和不完?開始。大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而人卻想成為上帝,這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根?!币岇`性覺醒,我們就應與人的這種狂妄追求做不懈的抗爭,我們要大聲疾呼:“醒醒吧!人啊,請停止扮演上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