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心靈一旦完整,靈性就會覺醒(3)

承認不完美,心靈才自由 作者:(美)科茲


擁有物質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我們不能讓物質迷失了自己。人可以擁有物質,但不能讓物質擁有了人。然而,很多人卻不是這樣,他們的周圍堆滿了物質,仿佛自己很富有,但仔細一看,就會發(fā)現(xiàn):不是他們擁有了這些物質,而是這些物質擁有了他們。這些物質推著他們瘋狂地運轉,他們早已失去了自由。正如蘇格拉底所說,人們占有的物質往往會攫取自己的心智。占有得越多,胃口就越大;胃口越大,愈發(fā)受物欲的驅使,不能自禁。

欲望是苦難的根源,人的欲望越多,他們的苦難就越深。為什么跳樓自殺的總是一些富人呢?原因就是他們的欲望比別人的大。欲望會導致錯誤的認識,讓人陷入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誤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戒酒協(xié)會有一句格言:“勝利者和抱怨者的區(qū)別僅僅是發(fā)音的不同,因為他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蔽覀円獣r刻“注意你自己”,認清萬物的本來面目。

對待物質,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放棄占有的欲望,重在參與。因為占有會讓人成為物質的奴隸,參與則如匆匆過客,能讓自己變成心靈的主人。

十九世紀末,有一位美國游客去拜訪著名的波蘭智者哈菲茲。

看到哈菲茲的家只是一間堆滿各種書籍的陋室,唯一的家具是張桌子和板凳,他大吃一驚。

“老師,請問您的家具呢?”他問。

“那你的家具呢?”哈菲茲反問道。

“我的?我不過是這里的一個過客?!?/p>

“我也一樣?!惫破澱f。

不管是希臘的思想家、猶太的先知,還是東方的圣人,他們都認為,“問題”不在于物質本身,而是人們對物質的沉迷。這種沉迷模糊了人們的視線,阻礙了我們的靈性。因為我們占有物質的同時,物質也占有了我們。占有導致執(zhí)迷,執(zhí)迷導致瘋狂攫取,到最后貪欲占據(jù)了整個內心,靈性便沒有了空間和位置。

有一天,哲學家第歐根尼正坐在路邊吃著扁豆和面包。一位靠溜須拍馬過上錦衣玉食生活的哲學家阿里斯提普從旁邊路過,剛好看到了這一幕。

阿里斯提普說:“要是你早點學會順從國王,這會兒就不用以扁豆為食了?!?/p>

弟歐根尼答道:“要是你早點學會以扁豆為食,這會兒也用不著去巴結國王了?!?/p>

圣弗朗西斯最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簡明扼要地道出了自己對靈性的理解。圣弗朗西斯生于富裕的商人之家,是個快樂、很有人緣的小伙子,喜歡大手大腳地花錢。他的揮霍讓父母憂心忡忡,他們擔心的不是他喜歡購買昂貴的衣服,而是他把這些買來的東西一轉身就送給了窮人。經(jīng)過一連串的神奇經(jīng)歷之后,他最終皈依了基督。圣弗朗西斯秉持的簡樸的生活方式,在現(xiàn)代人的眼里簡直就是個怪人。他要求自己的信徒過著簡樸的生活,他認為這樣的生活方式能讓他們從自以為是的掌控中解放出來。圣弗朗西斯曾說過:

“過著沒有財產的生活,你就永遠不會像別人那樣,為任何東西操心。愛戀貧窮就應該像追求心愛的女士一樣;不受物欲控制,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一種新視野——不再追尋自己所沒有的,而是看到自己已擁有的,慢慢地,我們就會從生活中體會到上蒼的美意?!?/p>

物質的貧窮為精神騰出了空間;放棄物欲為靈性敞開了一扇大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