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歷史把脈》,到底把的是哪門子脈,又要診治什么問題呢?
細觀之下,我發(fā)現,作者張程所把的,乃是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所診治的,乃是中國歷史上的疑難問題和公案。
中國歷史,滿是難點、疑點和懸案、公案,這正是我們的歷史吸引人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們在茶余飯后、書場戲臺上,反復聽著、看著這些故事,卻很少有人仔細梳理這些故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張程的這本書,就是要探究疑難故事背后的故事,一點點地介紹這些故事的成因、疑難點和爭議所在,并盡可能地陳述不同的觀點和可能性。
歷史問題各不相同:乾隆皇帝是誰的兒子?鄭和下西洋帶去了多少珍寶?武則天為什么在陵前立座無字碑?——這些問題是熱點問題,談了成百上千年了,現在再談,就是老生常談了。能把它們談好了,很不容易。推陳出新,能從看似平淡的史實,從后人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fā)現問題,就更不容易了。《給歷史把脈之疑難雜案》一書,就發(fā)現了許多新問題,談出了許多新花樣。
“三顧茅廬”告訴我們劉備三顧三請,才把兒子輩的諸葛亮請出山。劉備為什么屈尊三顧茅廬呢,人們通常認為是諸葛亮的超常能力打動了劉備。而張程的書,卻考證出真實的原因是諸葛亮家族通過聯姻,和荊州的士人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年輕的諸葛亮,恰恰是遠道而來的劉備和荊州士人集團搞好關系的關鍵人物——這是他屈尊去見諸葛亮的最現實原因。又比如李白和李商隱,分別是盛唐和晚清最杰出的詩人,都在仕途上坎坷失利,求官不得,暗淡收場。人們往常都習慣了他們的政治失敗,對知識分子政壇失利、文壇獲利的辯證關系津津樂道。而作者則從中提煉出了“文人不遇”的普遍歷史現象,對文人為什么不受朝廷待見、除了做官還有沒有什么其他出路等等問題,針針見血,娓娓道來,認為文人就是要做官才能實現抱負。
翻開張程的書,發(fā)現到處都冒著類似的問號,一個接著一個。這些問號在作者的手中,變成了一把把鑰匙,打開了一扇扇歷史疑案的大門。所有的大門,都通向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本身,最終牽涉歷史的基本問題。越往后讀,越感覺作者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探討中國歷史的若干基本問題?!皻v史的精華和發(fā)展的精要部分常常糾葛成若干疑難雜案。某段或者某領域的歷史出現的問題,往往凝聚成疑難雜案。它們仿佛就是某段歷史的濃縮?!比珪淖饔?,說是還原也好,解壓縮也好,層層深入也好,總之,最終能讓我們對某段歷史或者某個問題有更深的理解。
也許,這就是張程給書稿取名“把脈”的原因:由問題牽引著,把握中國歷史的脈象。
問題意識,是走入歷史深處的鑰匙!
只有不斷發(fā)問,不斷嘗試著解答疑問,我們對歷史的了解才能不斷深入。
和許多真知灼見者一樣,張程并非歷史科班出身,他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和外交系,可謂“半道出家”,加入了“新勢力”寫史的熱潮。系統(tǒng)的社會科學教育背景,讓張程的寫作帶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邏輯推演色彩。他又將它們融入了帶有強烈人文色彩的歷史領域。
從《三國大外交》到《奪宮》,從《脆弱的繁華》到《曇花王朝》,他在每本書中都提出了一個有意義的疑問,并嘗試進行解答。在這本《給歷史把脈之疑難雜案》中,張程干脆一股腦兒拋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小問題,一一做了探索。
問題到底有沒有解釋清楚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張程的問題意識和勤奮寫作,讀者是有目共睹的。
是為序。
二00八年十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