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豪門:皇帝奈何不了的人家(3)

給歷史把脈之疑難雜案 作者:張程


 

卻說王家的危機解決了,不想王敦的軍隊攻占了建康。王敦把持了朝政,官員進退操于其手。從法律上來說,王敦所做的真的僅僅是“清君側(cè)”,沒有絲毫違法謀逆之處。司馬睿下詔大赦,赦免參與叛亂諸人的罪過,并封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王敦拒絕接受,依然做他的大將軍。他也沒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不久退兵長江中游,局勢進一步降溫。不想,王敦退兵后身體越來越差,在周邊宵小的蠱惑下,重新發(fā)兵進攻建康。這次他擺出了傾覆朝廷的樣式。王導(dǎo)再次堅決站在司馬睿一邊,主動掛帥,提兵與王敦叛軍作戰(zhàn)。王敦隨即病死,兄長王含、繼子王應(yīng)被殺,叛亂徹底消除。

王敦兩次叛亂,罪證昭然于天下,瑯琊王家都安然無事。

中國古代歷史涌現(xiàn)了許多像瑯琊王家那樣的政治世家。他們在一個朝代甚至幾個朝代保持權(quán)力,影響天下大政方針,比如西漢的衛(wèi)青家族、東97 漢的外戚竇家、三國的諸葛亮家族、唐朝的長孫家族等等。東晉南北朝涌現(xiàn)的政治世家最多,烏衣巷里的王家和謝家就是代表;明清較少,可在清末也出現(xiàn)了曾國藩家族。政治世家涌現(xiàn),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現(xiàn)象。

那么什么是政治世家,為什么會產(chǎn)生政治世家?他們又是怎么傳承權(quán)力,怎么做到老子有權(quán),兒子也能有權(quán)的呢?

所謂的政治世家指的是那些別人往你家里扔塊板磚就能砸到一個尚書、兩個侍郎、三個巡撫外加一堆主事、知府的人家,這樣的人家辦個生日宴會能辦成朝野官員大聯(lián)歡,上朝議政光和親戚朋友打招呼就要花小半個時辰,好不容易忙里偷閑想到京城外面散散心,結(jié)果引來七個縣令請安八個將軍帶兵護衛(wèi)。

我們后人除了羨慕其中的榮華富貴、風(fēng)光無限外,更重要的是對權(quán)力的傳承過程感到好奇。大凡權(quán)力操作,都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權(quán)力之所以能夠在一個家族內(nèi)部代代相傳,首要的原因是人事制度不完善,不成熟,給政治世家提供了在官場“近親繁殖”的機會。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近四千年時間里,當(dāng)官是不需要經(jīng)過任何公務(wù)員考試的。有人說你行,你就行,收拾行囊準(zhǔn)備當(dāng)官去。在隋文帝楊堅發(fā)明用科舉考試錄取官員之前,選擇官員的標(biāo)準(zhǔn)主要是道德、聲望、人緣等虛的東西。而壟斷這些虛頭幻腦內(nèi)容評定的是官員階層本身,所以“公認”的品德高尚、聲望卓著的人都是官宦子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中國歷史上門閥世族勢力最強盛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要拜曹魏王朝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所賜。各地的人才由本地的中正官評定能力等級,按照評級高低出任相應(yīng)的職位。結(jié)果,官宦子弟只要長了胡子、不是白癡弱智再會寫幾個字,就都被在位的親戚任命為官了?,樼鹜跏?、陳郡謝氏都是在這種制度保障下迅速崛起的。等到唐朝完善了科舉取士制度,世族勢力就失去了在官場“近親繁殖”的沃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第二個原因是世家子弟有前輩政治勢力和影響的庇護。朝中有人好辦事。相同能力或者資歷的人競爭某個官職,上級官員肯定選擇那個自己熟悉的人。如果這個人是自己的親戚或者兒子,那就更要照顧錄取了,即使候選人是爛泥也要把他扶上墻。這是人性的弱點決定的。即使父輩不幸早死,那也不會對子孫的政治前途造成太大的影響。有權(quán)授予你官職的人可能是你父親若干年前的同僚或下屬,或者曾經(jīng)加入的某個官員俱樂部的朋友,或者你父親在某次年終考核的時候幫他作過弊。這樣的淵源可比你費盡心機,給高官的太太送一轎子的高級胭脂要管用得多。在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中,政治世家形成的時間越長,在官場蔓延的人脈關(guān)系就越廣、越有用,子孫后輩能去找的“世伯”、“世叔”就越多。它比人事制度更有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