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讓清風(fēng)吹拂歷史緊鎖的眉頭李揚帆

給歷史把脈之大案人心 作者:張程


讀書之人,多半先看作者,再看出版社,再看內(nèi)容。我認(rèn)識作者,就從作者說起罷。

初次認(rèn)識張程,是在講中國古代對外關(guān)系史的課堂上。講到天子九鼎,我說這個鼎嘛,本來是用來煮肉的,是烹飪器,它一般為圓腹,立耳,三足。方形四足的少見。鼎耳可以穿杠或搭鉤。我們老家的人把鼎叫“鼎罐”,在火盆上面架起燉..正在搖頭晃腦講述期間,有人舉手了,咦?不同意啊?一個瘦瘦的學(xué)生略帶口吃地說道:老師,鼎是禮..器!我說你等等,我慢慢講來呀,后來鼎成為了一種禮器。下得課來,我走到這位學(xué)生旁邊,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張程。你哪里人啊?我浙江會稽人,臨海的。

這叫我記住了本書的作者,一個對歷史考據(jù)有愛好的斯文的略帶口吃的浙江臨海人。

思考是源于一種敏感。真正的學(xué)問則出自對某一學(xué)科的敏感,或者對某一問題的敏感,而不取決于是否科班出身。當(dāng)愛好成為心之所系的時候,那就聽從心靈的召喚吧。果然,張程即便是讀了外交學(xué)的碩士,仍然對中國歷史情有獨鐘,其大部分作品皆出于心有所系。不到而立之年,那著作也快有半個身子高了,令為師汗顏得很。

后來,張程翻譯了一個美國人1895年寫的《中國人本色》,使我認(rèn)識到他的功力。一個研究生能夠在讀書期間翻譯一部專著,是一種學(xué)術(shù)自覺和自律的表現(xiàn)。說真的,這樣的年輕人不多了。

看了張程的一些著作后,突然想起最初見面時他刻意強調(diào)的“會稽”一詞。那是個古地名了,臨海屬于舊會稽郡,張程以此暗示了一種不絕的文脈。他的確全身上下都是書卷氣,性情中有耿直的東西。有這份耿直,講起歷史來,才有理有據(jù),真實可信。我沒有去過臨海,但聽魯迅說過“臺州式的硬氣”,有點迂的耿直脾氣。說的是柔石。柔石和明朝的方孝儒都是臺州人。臨海屬臺州,臨海人也當(dāng)有此種氣質(zhì)吧。臨海還有個樵夫祠,樵夫者砍柴之人也,為何在臨海為人設(shè)祠紀(jì)念?原來,此樵夫也是迂腐耿直得可以,當(dāng)年聽到朱棣殺了侄子做了皇帝后,悲憤交加,竟然投湖死了。所以,當(dāng)1924年春,康有為應(yīng)臨海屈映光與雁蕩蔣叔南邀請,遍游臨海一帶的天臺、雁蕩山時,感懷自己與國家之命運,寫下了“桐柏金庭繞九峰,夷齊遺像自清風(fēng)。不必西山采薇蕨,瓊臺雙闕有仙逢”之詩句,果有說頭。

耿直是書史者的必備性情。所以,原諒我雜七雜八扯這么多。下面再來看看書中都講了些什么吧。

國人多對數(shù)千年歷史謎案懷有興趣,也因此給了文學(xué)和影視創(chuàng)作的空間。但是,膽敢以《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做基礎(chǔ),從故紙堆中挖出線索,并講給讀者聽的,這樣的年輕人不多了。而用一種新的視角,首先能將歷史謎案從權(quán)力、個性和史料三個角度進(jìn)行原因上的探索,則是本書的學(xué)術(shù)性貢獻(xiàn)。歷來歷史謎案如同疑難雜癥,讀者往往看了各種評介還是緊鎖眉頭。而本書卻用四到五千字的篇幅把一個個謎案的來龍去脈交待得清清楚楚,并呈現(xiàn)了迄今為止各家之言,這是本書的內(nèi)在張力。但是,我更看重的是本書清新自然的文風(fēng),這種文風(fēng)把謎案的張力一一化解,它讓一般的讀者逐漸吹散那緊鎖的眉頭。

我相信寫這樣的書難,要寫成一個“給歷史把脈”的系列,更難。其一,純粹的史實考據(jù)的確枯燥無味,況且因條件所限,對如此眾多的歷史疑難案子進(jìn)行完整巨細(xì)的考證,非窮其一生精力不可。那確實是一項重大的國家級工程。其二,不進(jìn)行考據(jù),根據(jù)一些道聽途說進(jìn)行編纂,或者戲說雜說,則不符合聽從本心召喚的作者個性。于是,需要一種基于考證的文風(fēng)簡明扼要地娓娓道來。試舉第一本《疑難雜案》一書中陳圓圓一案,作者所做考證不下十余處:1983年貴州岑鞏縣縣委宣傳部接到的文化系統(tǒng)的通知,《岑鞏縣志》、《武進(jìn)縣志》、《江陰縣志》,李介立《天香閣筆記》、姚雪垠《論<圓圓曲>》、清初的大詩人吳梅村《圓圓曲》、陸次云的《圓圓傳》、《龍門陣》刊登的《陳圓圓花落峨眉山》、《金陵晚報》、《北京科技報》、馬家寨《七顆針的壽鞋》、《吳啟華藏身達(dá)木洞》、《襄子家屋場》和《馬寶護(hù)送陳圓圓》等傳說故事。在一篇5000字的文章里,舉證如此之多,幾可以稱專業(yè)文章了。

在一個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呆板的考證是不能為大眾接受的。作者在有機銜接這些資料方面顯示了較強的文字能力。這文字能力的背后,是3 對所描述事件的宏觀把握和洞察力。此外,作者也并不對所有的事件和人物一錘定音或蓋棺論定,而是留下了大眾思考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作者保留了讀書人的誠實品性,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福柯臨死前,說他很遺憾地發(fā)現(xiàn),迄今為止人類的知識都是不確定的。中國歷史迷霧團團,本書不可能給出確定性的答案;而只是提供一種視角,輕輕幫助?位紓解緊鎖的眉頭,已經(jīng)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雖說瑕不掩瑜,但瑕疵還是有指出的必要。比如,有些立論欠妥帖:“袁世凱親近康有為等人,無可厚非”。此“無可厚非”似乎有針對性,但文中并沒有指出何人何家對袁世凱親近康有為有非議。改為“自有其緣由”之類為妥。

張程請我作序,我是歷史學(xué)的外行,伸個頭看見了熱鬧,所以勉為其難了。

是為序。

于北京大學(xué)暢春園陋室

二○○八年十一月一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