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出身顯赫,陰氏家族還是當時富甲一方的豪門大戶。還是上面提到的那部史書說:“(陰家)田有七百余頃,輿馬仆隸,比于邦君”。漢代一頃大約為五十畝,“邦君”則指的是分封的諸侯王。就是說,陰家有良田萬畝,車馬和奴仆可以比肩分封的諸侯王。
而劉秀,雖然本是一個沒落的皇族后裔,其祖先向上可以追溯到西漢景帝,但到了西漢末年,劉氏宗族的后裔已經(jīng)遍布天下,有十余萬人了。劉秀的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陽,更是和皇室毫無關聯(lián)的布衣平民。故曹植《漢二祖優(yōu)劣論》的開篇即言:“漢之二祖(即高祖劉邦、世祖劉秀),俱起于布衣”。
以一介布衣而想要“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shù)藐廂惾A”,劉秀的這兩大人生目標肯定曾被當時的人譏諷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歷史往往充滿變數(shù),特別是生逢亂世時。西漢末年天下大亂,王莽篡漢、劉玄起義,劉秀和他的哥哥劉縯(演)一起投到劉玄的旗下,開始南征北戰(zhàn)。后來,由于劉縯的威望日漸增高,劉玄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殺掉了,而且還把劉秀召回到身邊,對他進行考驗。劉秀能屈能伸,主動采取行動,與被冤殺的哥哥劃清界限,這個行動就是與他暗戀多年的陰麗華結婚成親。
人們常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的兩大喜事,但對于劉秀來說,他與陰麗華的這場婚禮卻充滿了怪異。一方面是哥哥的尸骨未寒,一方面是劉玄陰冷的眼睛。盡管他與陰麗華是真心相愛,但這次婚禮卻實在帶有幾分為了政治目的而作秀的成分在內(nèi)——劉秀是想借此來表明他根本不把哥哥被冤殺當回事。所以,他白天在大庭廣眾面前給人一種高高興興、仿佛劉玄殺的不是他哥哥這樣的感覺,而到了晚上卻躲到房里偷偷痛哭流涕。多虧這位陰麗華女士深明大義,不僅沒有向劉玄告發(fā),更沒有懷疑劉秀對自己的情意,而是屢次三番地勸劉秀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發(fā)展,也好獨樹一幟。正是因為有了這番“枕邊吹風”,劉秀才想方設法脫離劉玄的控制,闖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掃平群雄的過程中,劉秀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二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郭圣通。
劉秀可以說是只身前往河北開辟根據(jù)地,只有一個有名無實的特使虛銜和數(shù)百人馬。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他必須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當時的河北可以說是群雄并起,其中有一個叫劉揚的擁有十多萬兵馬,他也早就聽說過劉秀的大名。當劉秀派人前來與他商談合作時,劉揚提出了一個前提條件:合作可以,聽命于劉秀也行,但劉秀必須娶劉揚的外甥女為妻。劉揚的這個外甥女不是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圣通小姐。郭圣通也出身于名門,是西漢皇族后裔,其外公為漢景帝七世孫、真定恭王劉普。劉普有一女,嫁與了世家大族出身的郭昌,生下了郭圣通與其弟郭況。
郭圣通與劉秀之間并沒有任何感情基礎,而劉秀此前已經(jīng)娶了他最想娶的女人陰麗華。在這個時候,劉秀就不得不在江山與美人之間做出第一次抉擇,為了江山,只能委屈一下美人,所以劉秀就娶了第二房太太郭圣通。娶了郭圣通之后,劉揚果然派兵過來合作,幫助劉秀掃清了河北群雄,并使得他在公元25年在河北稱帝。
當上皇帝的第二年,劉秀又遇到了新的選擇,那就是冊封誰當皇后。一邊是多年夢寐以求終于如愿以償娶到手的陰麗華,一邊是剛剛相交沒有多久,但是其舅舅是自己手下大將的郭圣通,如何抉擇?——劉秀陷入了兩難的困惑之中。這個時候,那位陰麗華小姐顯示出了高尚的品德。她派人給劉秀捎話說,“困厄之情不可忘,而況郭貴人已經(jīng)生子”,堅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冊封,劉秀于是立郭圣通為皇后。雖然沒有把陰麗華冊封為皇后,但劉秀卻對她更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