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是入山讀書時認識了在京任職的張鼎華(時為翰林院編修,以文學盛名于京師),從他那兒接觸到一些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和當時正在醞釀著的改良主義思潮,從而知道了京城風氣、當時的人才,以及各種新書。從此決定舍棄考據(jù)、八股之學,專心養(yǎng)意,以經(jīng)營天下為志。
第三件事是游歷香港。他看到香港宮室瑰麗,道路整潔,不由得贊嘆西人治國有法度,不能再把他們當做夷狄。于是,在拜讀國人著作外,又開始閱讀西學著作。三年后(1882年),康有為途經(jīng)上海,國家的衰敗、人民的苦難與洋人的跋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報紙書籍接觸到了西方的科學、政治制度等,知道了西方治國之術(shù)是有根源的,于是購買了大量西書回來研究。
就這樣,康有為在20歲出頭時,已初步形成了維新變法的萌芽思想體系。
1888年,康有為第四次鄉(xiāng)試落榜,更加覺得清廷無可救藥。于是決意不顧禁令,上書慈禧太后和光緒帝①,請求變法。在這篇充滿激情的奏折中,康有為先是痛陳了所面臨的危機,激烈地指責統(tǒng)治者的麻木不仁,甚至大膽批評了慈禧和光緒在治理國家方面的軟弱無能。接著向慈禧和光緒提出了三項建議:“變成法”(參考古今中外法制,推行新法)、“通下情”(使民間輿論可以上達朝廷)、“慎左右”(慎重選擇能夠輔佐皇帝治理國家的大臣)。這份奏折雖因多方阻擾未能上達,但他大膽的行動和主張在愛國人士和民眾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康有為也因此成為知名人物。
上書沒有成功,康有為并沒有就此沉寂,而是開始默默地思索真正的救亡之路。他認為救國需從培養(yǎng)人才入手,于是在廣州開辦“萬木草堂”。梁啟超就在這時成為了康門弟子。
在梁啟超等弟子的協(xié)助下,康有為完成了《新學偽經(jīng)考》和《孔子改制考》,這兩部著作拿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的六經(jīng)和孔子學說開刀,重新解讀,為維新變法尋找到了理論依據(jù),引起了極大轟動。
《新學偽經(jīng)考》通過歷史的考證指出,東漢以來的古文經(jīng)學多出自劉歆偽造,所以叫做“偽經(jīng)”;是王莽一朝的學術(shù),所以又叫做“新學”②。他說,西漢以前的“今文經(jīng)”才是孔子“真?zhèn)鳌彼冢赋狻肮盼慕?jīng)”不是孔子的“真?zhèn)鳌?,后來宋人所注疏的?jīng),也多是偽經(jīng)。這一下捅了大簍子,因為明清兩代的統(tǒng)治者都是以宋代的理學作為正統(tǒng)思想的。但康有為不理這么多,他就是要打倒統(tǒng)治者賴以維系的舊思想,為實行變法掃除思想障礙。
《孔子改制考》的主要內(nèi)容是:孔子以前的歷史,是孔子為“救世改制”的目的而假托的宣傳作品,都是茫昧無稽的。從秦、漢以來的歷史才可考信。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提出一套他自己創(chuàng)立的堯、舜、禹、湯、文、武的政教禮法,編撰六經(jīng),作為“托古改制”的依據(jù)。他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教義最完善、制度最齊備、門徒最眾多,于是在漢武帝時取得一統(tǒng)的地位,孔子也就成為“萬世教主”。這樣一來,康有為把常人心目中的孔子改頭換面,裝扮成了“托古改制”者,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維新變法的主張。這還不夠,他還把資產(chǎn)階級的民權(quán)、議院、選舉、民主、平等都附會到孔子身上,說是孔子所創(chuàng)。凡是變革所需要的東西,都掛上孔圣人的招牌,力圖使人們相信,維新變法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因此一躍成為維新變法的祖師。例如在《尚書·堯典》中有“咨四岳”一句,意思是向四個部落酋長征求意見;康有為卻解釋說,這是孔子主張民主政治。又如有“賓四門”一句,本指各方諸侯入貢于天子,康有為則說這是孔子主張“開議院”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