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的遺命與人生兩大主題(2)

國學大師之死 作者:同道


章太炎立即推論道:“那么,照這樣說來,明亡于清,反倒不如亡于李闖了?”

外祖父沉默了片刻,低聲說:“現在已不必再作這種論斷了。如果李闖真的得了天下,他自己雖然不是好人,但他的子孫卻未必都不好?!闭f完之后連連嘆息。

聽外祖父講完之后,章太炎又找來《東華錄》,仔細查尋了戴震、曾靜、查嗣庭等案件的來龍去脈,令他觸目驚心。不久,他又閱讀了《明季稗史》,其中的《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詳細記載了清軍入關后對漢族老百姓的血腥屠殺。所有這些故事,讓少年章太炎異常憤怒,“異種亂華,是我們心里第一恨事?!彼呐艥M革命思想開始發(fā)芽。

相比于這些聽來或看來的故事,家族的遺風、父親的教誨更具有感召。1890年,章父彌留之際,對家人叮囑道:“吾家入清已七八世,歿皆用深衣斂,吾雖得職事官,未嘗詣吏部,吾即死,不敢違家教,無加清時章服?!彼^“深衣”,就是士大夫平時閑居在家時所穿的衣服,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章家祖輩,入清以來已經歷七八代了,但死的時候都不穿戴清朝的衣服,而是采取“深衣斂”的辦法。章太炎的父親,雖然做過清朝的官,但不是吏部任命的,死后要按照祖宗傳下的規(guī)矩,穿漢族服裝入土。

父親死后,22歲的章太炎遵照父親遺命,來到杭州的詁經精舍求學。詁經精舍是一所有著八九十年歷史的古老書院,乾嘉學派的重鎮(zhèn),當時的主持人是一代名儒俞樾。俞樾30歲中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河南學政,是師從顧炎武、戴震、王念孫、王引之等一脈相承下來的卓有建樹的樸學大師。其著作《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等多有獨到之處,成為乾嘉學派后期的代表著作。

在詁經精舍,章太炎學習了八年,受到了嚴格的漢學訓練。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兩部足以顯現他學術功力的著作——《膏蘭室札記》和《春秋左氏讀》。前者是平時讀書心得的積累,內容主要是對先秦諸子文字音訓的研究和對《尚書》、《詩經》、《后漢書》、《國語》等經史典籍的解釋?!洞呵镒笫献x》字數五十多萬,書成后,章太炎很自負地在同學中宣稱,如果劉逢祿看了這本書,只能是爬著逃走。劉逢祿(1776~1829)是比章太炎的老師俞樾還長一輩的清代今文經學大師,他認為《左傳》是漢代劉歆的偽作。章太炎詳盡地引證周、秦、西漢各種文獻引用、襲用《左傳》的材料,有力地說明了《左傳》并非劉歆偽造,《左傳》傳授系統(tǒng)并非劉歆虛構。

在詁經精舍期間,章太炎還陸續(xù)向譚獻、孫詒讓、高學治、黃以周、宋衡等名師求教。譚獻、高學治是浙江杭州人,孫詒讓為浙江瑞安人,黃以周為浙江舟山人,他們都是章太炎家鄉(xiāng)的前輩國學大師。高學治對經學和宋明儒學深有研究;譚獻擅長寫詩填詞;黃以周在古代典章制度方面有精深研究;孫詒讓在經學、文字學、文獻學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的《周禮正義》是我國古代研究《周禮》的集大成者;宋衡則精研佛學。從這些名師處,章太炎的學問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從最初的家庭啟蒙,到詁經精舍的八年學習,章太炎人生的兩大主題“排滿革命”、“精研學問”基本確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