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每個打工者都有一部辛酸史(4)

暗訪十年第三季 作者:李幺傻


 

遲刀會說起那時候的雪花膏,幾毛錢一盒,他說那時候他的初戀女友總在偷偷地涂抹她媽媽的雪花膏,然后偷偷溜出家門,坐在他的飛鴿牌自行車后面,他一路摁響鈴聲,穿過陽光照耀的寂靜小巷??罩?,有鴿哨的聲音繚繞不絕。很多年過去了,遲刀說他還能聞到那種雪花膏淡淡的午后陽光一樣的芳香?,F(xiàn)在,幾毛錢的雪花膏早就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各種各種非常名貴的價格高昂的化妝品,卻常常將那些女孩子的臉損傷得慘不忍睹。

遲刀還會說起更早以前的小人書,那些被無數(shù)雙孩子的小手翻得破破爛爛的小人書,有的卷起角邊,有的殘缺不全,卻都視為至寶。一本小人書的后面,總會排列著很多人的名字,前一個人還沒有看完,后一個人已經(jīng)在旁邊等候,催促說“快點快點”。那些帶給了孩子們無限想象的小人書,最后總不知道去了哪里,不知道在誰的手中丟失了。后來,小城市的街邊有了小人書的攤點,這些攤點的老板都是一些老人,他們把上百本小人書擺放在木架上,讓路過的每一個孩子都駐足圍觀,垂涎欲滴。那時候,他們每天下午一放下書包,就直奔這些樹蔭下的小人書攤點。

還有那時候的喇叭褲和牛仔褲,一個極寬一個極窄。喇叭褲比牛仔褲更早。那時候穿著喇叭褲總會引來異樣的目光,牛仔褲更會讓人指指點點,因為那時候的人們對這種從港臺流行過來的奇異褲子視為洪水猛獸,人們認為只有流氓阿飛才會穿這樣的褲子。沒有想到的是,喇叭褲現(xiàn)在早就沒有人穿了,而牛仔褲居然有著伏地魔一樣的強大生命力,流行了這么多年,而且還會繼續(xù)流行下去。

有時候,我們還會說起一些上學時候的趣事,那時候我們上初中,經(jīng)常有一些小地痞來學校里騷擾學生,也有一些不好好學習的學生和街上的地痞混在一起。初中的學生分為住校生和走讀生。住校生都是偏遠地區(qū)的學生,而走讀生都是鄉(xiāng)鎮(zhèn)上的學生。走讀生感覺自己比住校生高人一等,他們的穿衣也比我們這些住校生要好,他們穿著的確良和的卡、凡立丁,這是那時候的料子衣服,只有有錢人家才穿的起,凡立丁的褲子很軟和,走起路來,呼啦啦地,像刮過一陣風,感覺很有面子;而我們住校生都是一身粗布衣服,個別家境條件好的,會穿上洋布衣服。住校生都只有一身衣服,這一身衣服就要穿一周,周末回家“背饃”的時候才能洗,所以,我們這些住校生身上總發(fā)著一種酸菜的氣味,那些走讀生坐在我們身邊,總要故意掩著鼻子,以表示他們是鄉(xiāng)鎮(zhèn)上的人,他們家庭條件好,他們有錢。

住校生一周回家一次,每次來學校的時候,背上都背著一個布袋,布袋里裝著饃,那是一周的干糧,我們那里的人把這叫“背饃”。饃布袋里并不全是饃,還有紅薯,還有一點辣子,和裝在罐頭瓶子里的野菜。

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農(nóng)村時光總是讓人難以忘懷。農(nóng)村有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原野,有著層層疊疊的山巒,有著天空中變幻莫測的云朵和無比輝煌的火燒云,還有種種植物和動物,各種叫的上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昆蟲和野草。在這里,人和動物植物都是平等的,可以對話,可以交流,人們把豬呀牛呀羊呀都當成了自己家中的一個成員,屋檐下的燕子窩和門前樹上的喜鵲巢,會被當作吉祥的象征,而山溝石縫里的貓頭鷹和烏鴉則被當作兇險的代表,人們把這里的每一種動物都分為吉兇,都對它們賦予了極為生動細致的感情。甚至樹木也是這樣,甚至樹木也都有感情,這些樹木像一個個人一樣,有他們的喜怒哀樂。鄉(xiāng)間還有很多很多的傳說,這些離奇古怪的傳說,隨著鄉(xiāng)間的風雨一起傳播,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扎下根來,無論什么時候回想起來,都感到無比古樸而溫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