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
現(xiàn)在已有很多中國人出國學習、生活,吃飯時保持安靜也是他們最樂意接受的一種西方生活習慣。但是讓西方人最難適應的現(xiàn)象之一,仍然是一些中國人吃飯時發(fā)出的聲音。他們習慣于張著嘴巴大嚼特嚼,不時發(fā)出“吧嘰吧嘰”或“唿嚕唿?!钡穆曇?。而西方紳士們早在幼年時期就養(yǎng)成了吃飯時保持安靜的習慣。他們的保姆或者祖母會明白地告訴他們,“應該看小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聽他們的話語?!睂τ诩澥縼碚f,喝湯時不應該呼呼大喝,而應該從勺邊輕輕吸吮,所有喝的動作都應該安靜地進行。湯盆里的湯所剩不多的時候,應該把盆子向就餐者傾斜,但是絕對不能觸及嘴唇。早在1480年,一本名為《幼兒小讀本》的書就曾經(jīng)建議孩子們注意:
先用餐刀切開你面前的肉食,而不要一口吞下去。吃飯時不要張口過大,也不要用口吹涼食物。
大約同時,另一本少兒圖書也這樣提醒說,如果孩子們按照規(guī)則行事,就能獲得莫大的榮耀:
輕輕地起床,不要嘰嘰喳喳,但不能忘了向主人和所有伙伴們問好。
這樣,人們就會贊許地說:“嗨,這里有一位紳士!”
從14世紀開始,通過大量介紹良好行為舉止的文章和圖書,甚至艾米麗?波斯特的名著《禮節(jié)》的第40章也具體論述了“必須保持正確的餐桌禮儀”,上述規(guī)范就一直深深扎根于紳士教育之中。艾米麗?波斯特的《禮節(jié)》一書1921年出版,直到今天仍在重印。她在書中指出:“從小就應該教育孩子,不要在餐桌上談論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p>
對待女士的態(tài)度
我認識一位富有的上海商人,我們兩人有著商業(yè)上的往來。這位商人在自己經(jīng)常出差的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一大堆漂亮的女朋友。一次去意大利旅行,他甚至請當時正在英國的一位女朋友趕往意大利一家飯店等待自己。其實,直到他向我炫耀如何與自己新婚的漂亮妻子會面之前,我對他的行為尚不算多么吃驚,真正讓我驚訝的是他從意大利回來之后的所作所為。本來,我們兩人需要見面協(xié)商一些事情,但是由于他周六下午才從歐洲回國,我以為只好等到下周再見面了。因此,我就在周末離開上?;氐搅吮本?。然而,他想馬上見到我,并且從浦東國際機場直接驅(qū)車趕往南京出席一場商業(yè)晚宴。在晚宴上,他還為我的缺席困惑不解。
一位英國紳士是永遠不會這么做的。經(jīng)過了為期10天的海外旅行,他回來后自然首先要趕回家里,與妻子相會。因為家庭遠比一個商業(yè)晚宴重要得多。我為中國的女士開門的時候,她們常常說我像一位紳士。其實,紳士并不僅僅意味著為女士開門、埋單,而是不論性別,處處為別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