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民族精神所在(4)

中國文化的命運 作者:梁漱溟


儒家蓋認為人生的意義價值,在不斷自覺地向上實踐他所看到的理。寬泛言之,人生向上有多途;嚴格地講,惟此為真向上。此須分兩步來說明:第一,人類凡有所創(chuàng)造,皆為向上。蓋惟以人類生活不同乎物類之“就是這么一回事”也,其前途乃有無限地開展。有見于外之開展,則為人類文化之遷進無已;古今一切文物制度之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致今后理想社會之實現(xiàn),皆屬之。有存乎內(nèi)之開展,則為人心日造乎開大通透深細敏活而映現(xiàn)之理亦無盡。此自通常所見教育上之成就,以致古今東西各學派各宗教之修養(yǎng)功夫(如其非妄)所成就者,皆屬之。前者之創(chuàng)造在身外;后者之創(chuàng)造,在生命本身上。其間一點一滴,莫不由向上努力而得,故有一于此,即向上矣。第二,當下一念向上,別無所取,乃為真向上。偏乎身外之創(chuàng)造者遺漏其生命本身;務(wù)為其本身生命之創(chuàng)造者(特如某些宗教中人),置世事于不顧。此其意皆有所取,不能無得失之心;衡以向上之義猶不盡符合。惟此所謂“人要不斷自覺地向上實踐他所看到的理”,其理存于我與人世相關(guān)系之上;“看到”即看到我在此應(yīng)如何;“向上實踐”即看到而力行之。念念不離當下,惟義所在,無所取求。古語所謂圣人“人倫之至”者,正以此理不外倫理也。此與下面“相與之情厚”相連,試詳下文。

人類生命廓然與物同體,其情無所不到。所以昔人說:(上略)是故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是其仁之與孺子而為一體也。孺子猶同類者也。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見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憫恤之心焉;是其仁之與草木而為一體也。草木猶有生意者也。見瓦石之毀壞,而必有顧惜之心焉;是其仁之與瓦石而為一體也。(見《王陽明全集?大學問》)前曾言:一切生物均限于“有對”之中,惟人類則以“有對”超進于“無對”,蓋指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