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個意大利人在美國趣味橫生的生活――美國的聲音
――夜晚,地板的木頭在呼吸,看不見的鳥類造訪者發(fā)出像孩子般的尖叫,蟋蟀的叫聲從未聽過,鄰居過敏癥專家與我僅隔一道薄薄的木墻,他聽著古典音樂,夢到了超級敏感的新患者。
人們并不是去美國,而是回美國,即使那是他們的首次美國之行。我們的腦海里早已充斥著美國的信息,這個國家永遠(yuǎn)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每一個場景都好像曾經(jīng)見過。無論你做什么,都感覺似乎早已做過。這種熟悉的感覺會在美國無時無刻地伴隨著你。只有聲音聽起來是全新的。它們確實不同一般,這可是美國的聲音啊。
在晚上尤其容易注意到美國的聲音。房子的木頭奏出一曲吱吱嘎嘎的交響樂,讓你很快聯(lián)想到犯罪率數(shù)據(jù),從而變得非常焦慮。任何一個從歐洲過來的人都需要花一段時間來適應(yīng)。以意大利人為例,我們的房子用水泥加固過,能造成一種地窖般的安靜。窗戶關(guān)上以后,更是形成了一種無法穿越的黑暗。美國則完全不同。每個夜晚,這個國家的每個臥室里都會上演一場實景聲光表演 。昏黃的街燈透過窗戶照耀著,偶爾還會閃過汽車的燈光。裝在房子外墻面上的排水管發(fā)出尖銳的敲擊聲和神秘的吱吱聲。從聲音的角度看,我們在喬治敦的家是非常有生氣的。地板的木頭在呼吸,盥洗室聽起來像是在漱口,窗戶有敲擊聲,看不見的鳥類造訪者發(fā)出像孩子一樣的尖叫,而蟋蟀的叫聲更是從未停過。鄰居過敏癥專家與我們僅隔一道薄薄的木墻,他聽著古典音樂,夢到了超級敏感的新患者。
新的一天從6點開始。報紙“砰”地一聲被摔在前門上,早起的鳥兒開始在離我們枕頭大約6英尺遠(yuǎn)的屋檐下歡叫,那是它在自己的窩里梳洗羽毛。半個小時以后,遠(yuǎn)處傳來汽車的轟鳴聲,宣告M街第一班公共汽車的到來。當(dāng)它沿著喬治敦起伏的路面上坡時,轟鳴聲會逐漸增大,隨后又慢慢消失。
每周二和每周五上午7點,垃圾站的卡車就會咔嗒咔嗒由遠(yuǎn)及近,最后停在我們門外。7:02是我們?nèi)淌芾竟と嗽{咒和謾罵的時刻,他們對我們的垃圾擺放很不滿意。(規(guī)則應(yīng)該是:玻璃和塑料放進藍(lán)色垃圾袋;家居垃圾放進黑色垃圾袋;廢紙用綠色紙箱裝;葉子、草和花園垃圾則由我們自己來處理。)
7:30分,房間里充滿了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廣告曲,這是國家公共電臺下屬的一個電臺在播出節(jié)目,它的好處是不會播放任何商業(yè)廣告。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我反對廣告,問題只是廣告的時機是否合適。美國人在早晨8點就推出廣告(比如煎魚),這很讓人惡心。意大利的廣告則容易消化多了。推銷餅干和尿布的只會在廣播新聞前推銷,而且推銷者的嗓門也很節(jié)制,他知道自己是出現(xiàn)在收音機鬧鐘里,而不是一個狂喊著“今日特價”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