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0:吶喊――中國個體戶元年(4)

奔騰入海 作者:吳比


飯店關掉沒幾天就是春節(jié),市政府領導親自到劉桂仙家,勸說她重新開業(yè),說“過年時有國家領導人要來”。最后,領導們看著劉桂仙攏上火準備開張才離開。1981年春節(jié),姚依林、陳幕華到劉桂仙家拜年,告訴她不用害怕,有國家支持。而姚依林看了餐館的菜單后,建議劉桂仙別光做熱菜,弄一些可以下酒的涼菜,既可以滿足顧客不同需求,又可以多賺錢。

兩位領導人走后,劉桂仙放了半小時的鞭炮。半年后,夫婦倆用賺到的錢在距悅賓飯店200米的地方買了房,開了“悅仙”飯店。20多年后,劉桂仙坐上了“奧迪”,創(chuàng)建了洪喜木業(yè)公司,成了北京紫檀木古玩的最大收購者,還在京郊蓋了座仿古的四合院,并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個體戶代表載入史冊。

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冬天和春天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以至于明明有人感受到的是春天,有人感受到的還是寒冬。并不是所有個體戶都像劉桂仙這樣一帆風順,至少長沙市經(jīng)營個體飲食攤的李分龍、浙江省黃巖路橋鎮(zhèn)的個體戶蔡繼澤和上海人陳貴根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在長沙,國營紅星飯店營業(yè)員唐明德一連摔了李分龍飲食攤的四五個碗。事情起因是,長沙市西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了年近50的個體勞動者李分龍,在指定地點擺攤賣飯。李分龍周到服務,熱情待客,同樣的一份飯菜,比紅星飯店便宜三五分錢。因此,她的飯攤上座無虛席。相比之下,紅星飯店生意逐漸冷落,最少的一天只賣了7元錢。紅星飯店的有些人認為李分龍搶了他們的生意,越想越生氣,最后發(fā)生了砸碗事件。

事后,有關部門派人調(diào)查。調(diào)查人只聽取紅星飯店片面之詞,回來匯報說:打碗事件全是李分龍的責任,與紅星飯店無關。當記者將調(diào)查真相和目睹現(xiàn)場情況的群眾意見向長沙市有關部門領導人反映時,一位領導人竟說:我們知道這件事。你說的不是事實。記者搞報道要實事求是。記者回答說:正是因為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才來找你,不然直接就見報了。領導聽后,拍桌而起,“你們有權利就登報!”

浙江路橋是東南沿海的著名集鎮(zhèn),戒指、耳環(huán)等傳統(tǒng)小五金加工手工業(yè)品行銷全國。然而,路橋區(qū)委卻認為這是搞“資本主義”,對個體手工業(yè)予以打擊、取締。5月23日路橋區(qū)幾個干部檢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路過蔡繼澤家,看見他正在家里加工小五金品,就跑回區(qū)委向副區(qū)長林壽透作了匯報。林壽透沒有經(jīng)過任何調(diào)查,認定蔡家是資本主義“冒尖戶”,決定對其抄家。中午,林壽透帶隊前往,搬走了蔡敦林小五金生產(chǎn)的所有原料、工具和設備,闖入蔡繼澤夫婦臥房,用錘子砸開衣櫥、谷倉、寫字臺、衣箱等,把衣物一件一件抖開搜查,撕破糊墻紙,扯開棉被,翻動床板,從衣箱,寫字臺等處搜出現(xiàn)金數(shù)疊,未作清點即放入提包帶走。隨后,這群人砸開早與蔡繼澤分家的長子蔡敦震家的門鎖,抬走了蔡敦震新買的電視機和電風扇。

7月12日,味美館在上海開張了。26歲的飯館主人陳貴根,是70屆的中學畢業(yè)生,出身也算飯店世家。建國前,陳貴根的父母在自家三層住宅的底樓開過“順鴻興面飯館”,顧客盈門,還為中國紅十字醫(yī)院的醫(yī)生送過外賣。1958年,“順鴻興”公私合營,飯店關門,他的母親去了國營飲食公司,父親開了一家煙紙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