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紅帽子”的蔣錫培和宜興市政府官員間的聯(lián)系迅速密切起來。他獲得成為黨員后的第一個行政職務,被地方政府任命為鄉(xiāng)長助理?;貓蟛恢褂诖耍闹坪蟮钠髽I(yè)立刻脫解了困擾民營企業(yè)的稅收、銀行貸款等等問題。兩年時間,企業(yè)銷售收入超過億元,總資產增長10倍規(guī)模……
改革是全國性的,更是地域性的。江浙一帶經濟活躍,四川也有人把個體經營做得紅紅火火,但有些地區(qū)卻遇到些許障礙。
2月,乍暖還寒。
同自然氣候相仿,溫州正遭遇有些寒冷的“早春二月”。來自民間的力量掀起一股股商品經濟的熱潮,同時這種蓬勃的生機卻被推上姓資姓社爭議的風口浪尖?!巴瑯尤硕嗟厣?,也同樣由貧變富,為什么人們對蘇南肯定的較多,對溫州的看法卻有大分歧?”
1986年,費孝通視察溫州
帶著疑問,2月底,費孝通來到了溫州。在四周窗玻璃殘缺不全,冷風絲絲吹進的鄉(xiāng)政府接待室,76歲的費孝通安之若素。他把一件短大衣的領子豎起,雙手攏袖管,不時抽手做記錄。溫州的變化,觸動了費老的學術靈感。作為此行的一個成果,費孝通在《?望》上發(fā)表了《小商品 大市場》一文,為溫州經濟正名。當時蘇南、珠江、溫州都有爭議,但前兩個畢竟是社會主義的東西,溫州比較例外,資本主義、假冒偽劣都推給了溫州。所以,在溫州人的眼里,費孝通這篇文章的發(fā)表被視作高層公開的支持。來年,國務院確定溫州為全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qū),一系列支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地方性章程和法規(guī)在溫州相繼出臺,其中包括《溫州市掛戶經營管理暫行規(guī)定》、《溫州市私人企業(yè)管理暫行辦法》、《關于農村股份合作企業(yè)若干問題的暫行規(guī)定》。
溫州人王振滔每次提及費孝通,感激之情總是溢于言表。因為幾乎就在費孝通來溫州的同時,王振滔賣起了皮鞋。
在王振滔的記憶中,一位長者的話令他終身難忘。村里一戶人家蓋房,王振滔極不情愿地被叫去幫忙遞磚瓦??粗行猩⒌臉幼?,一位長者說:“這孩子長大了干不了什么事的?!碑敃r王振滔懵了,接著他遞完最后一片瓦,馬上離開。就這樣,17歲的王振滔走出家門,到外地闖蕩。他坐船到武漢,跟隨堂舅學木匠手藝,走家串戶給人做家具。
對年輕的王振滔來說,居無定所的“游方木匠”生活艱苦且賺不到大錢。不想滿足于成為一個手藝人的他投奔遠在福建的舅舅。在福建,王振滔找到了賺錢的機會。那時溫州許多生產紐扣的家庭作坊對馬口鐵需求量很大,而在福建做罐頭盒的廢鐵皮卻沒有人要。王振滔以100元一噸從福建回收廢鐵皮,到溫州500元一噸出售,供不應求。從此,王振滔往返于福建和溫州,倒賣鐵皮賺取差價。不過,很快他發(fā)財?shù)姆绞揭鸶鄿刂萑说淖⒁?,競爭對手多了起來,利潤越來越薄?/p>
1986年,王振滔從武漢回溫州過春節(jié)時路經南昌,隨朋友參觀了一個展銷會。他注意到,皮鞋賣得最好。老鄉(xiāng)也告訴他,推銷皮鞋比較穩(wěn)定,利潤較高,可以嘗試。
心動的王振滔春節(jié)一過,帶著溫州5家皮鞋廠的產品,回到武漢,走進一家家大大小小的國營商場。國營體制、供銷方式的種種局限,再加上王振滔小販游商的背景,國營商場通通拒絕接納這些主動上門的溫州鞋。無奈之下,王振滔做出決定,提前交納承租費,不讓商場承風險,租借國營商場的柜臺。終于有商場負責人同意租半個柜臺給王振滔。面對千辛萬苦爭得的半個柜臺,王振滔非常細心地記下顧客對皮鞋款式、尺碼、顏色、質量的意見。顧客要什么樣的鞋,他就打電話給溫州的廠要什么樣的。這樣,他半個柜臺的銷售額,比商場10個柜臺的銷售額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