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然中的人和人中的自然

櫻雪鴻泥 作者:張石


 

盡管如此,在《萬葉集》中仍然沒有像中國詩歌那樣純粹以"蓮花"意象闡明佛理的和歌。雖然《萬葉集》中也出現(xiàn)了個別的使用佛教用語的和歌,但卻沒有完全用詩的形式闡釋佛理的和歌,在后來的時代,盡管佛教在日本越來越興盛,也沒有出現(xiàn)一個闡釋佛理的和歌或俳句系統(tǒng)。

而中國卻不同,佛教傳入以后,以晉的康僧淵、道安、支循為開先河者,以詩釋佛蔚成風氣,釋佛之詩可謂鋪天蓋地,不勝枚舉。如清人所編《全唐詩》900卷,刪去了作為其藍本的《唐詩統(tǒng)簽》中的佛家韻文"咒"4卷和"偈頌"24卷以后,還收錄了近3000首僧侶的詩。

由此可見,中國詩歌不僅有一個"言志"的傳統(tǒng),更有一個"入理"的傳統(tǒng),而日本的詩沒有"入理"的傳統(tǒng),它經(jīng)常截取的是一段最精彩的自然和最自然的心情,越自然越是好詩,要不然何以一首"古池呀,青蛙跳水的聲音"被吟唱了幾個世紀至今仍然津津有味?

這種比較不僅使我想起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中國文人在寫論文的時候,特別喜歡引用一些詩詞。詩情入文,文韻倍增,文借詩意,蕩氣回腸,詩文一體,創(chuàng)造出中國文章的獨特風骨和意境。談哲理時,引一句"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談宗教時,引一句"天以震雷鼓群動,佛以鴻鐘驚大夢",談歷史時,引一句"萬事翻復如浮云,古人空在今人口"(岑參《梁園歌送河南王說判官》),都會使文章神韻倍增,正所謂點鐵成金,化金為靈,甚至今天的某些"領導干部"在作報告時有時也要引兩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之類的詩句壯壯聲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