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道:“廷尉言論雖好,只是關(guān)中路遙,來往取證,費時費日。諸卿各有事務(wù)在身,不能久等。寡人既已召集雜治,今日必要結(jié)案?!?/p>
李斯不慌不忙說道:“臣請傳喚人證。”
鄭國的案子,李斯既然已經(jīng)以廷尉的身份接了下來,就絕不能失敗。早在他和蒙恬一起翻檢法典之時,便已同期派人遠赴關(guān)中水渠,帶回了重要的人證物證,以備今日之用。
李斯傳來的人證,多為鄭國的老部下。十年來,他們和鄭國同吃同住,朝夕相處,友情深厚非尋常能比,見鄭國慘狀,皆是傷感流涕。而在這些人證的口中,鄭國不但不像個間諜,反而稱得上是一個模范官吏:既精水利又懂管理,愛惜民夫,體恤下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危險,親歷親為,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傊苡脕砜滟澒倮舻囊缑乐~,他們一個也沒落下。
李斯每聽完一人的證言,均搖頭冷笑不止,吩咐拖出去,并譏諷道:“世上哪里有如此沒有專業(yè)精神的間諜,顯是偽證?!?/p>
陪審諸人聽了人證之言,也都來了興致,感覺今日必將有一出好戲可看,不算白來。李斯明明是要加重鄭國的刑罰,傳來的證人,其證言卻又偏偏對鄭國十分有利。李斯到底是愚蠢地搬來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是別有深遠的玄機?
昌平君、昌文君見苗頭不對,李斯分明是在誘導(dǎo)混淆,騙取陪審團對鄭國的好感和同情,奔著為鄭國減刑而去。二人交換眼色,昌文君起而詰難道:“大奸如善,大偽如真。此正是鄭國奸猾之處,非如此勤勉以掩眾人耳目,其罪又何待今日才被發(fā)現(xiàn)?諸君不可不察?!?/p>
李斯道:“相國明見,李斯佩服?!庇謫栢崌溃骸昂媚銈€鄭國,不想你心機竟如此之深,幸得相國明察。汝可服罪?”
鄭國還是那句話:“始吾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鄭國之所以從頭到尾只念叨這句,乃是出于李斯的授意。李斯叮囑過他,甭管別人問他什么,只需拿這句作答即可。就算是問他貴庚幾許,年入幾何,婚房大小,他也要一律回答“始吾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余下事宜,自有李斯為他代勞。
昌平君冷笑道:“鄭國為韓國作間,早有定論,廷尉又何須一問再問?本相聽聞廷尉和鄭國曾有故交,莫非想回護不成?”
李斯答道:“相國言重了。李斯與鄭國有舊不假,然李斯蒙大王錯信,忝為廷尉,主掌刑辟,自知法之所在,毋論人情。想當年,鄭國臨去關(guān)中,曾對李斯說過,他必須貪污。當時李斯大惑不解。如今想來,不由恍然,原來他是為韓國作間。由此可見,其人早有預(yù)謀,十年以來,所貪必然甚巨。今鄭國已歸案在審,家資藉沒。臣請御史大夫公布查抄所得之鄭國家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