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初期的國際局勢
周室東遷后所能控制的地盤,大致西起華山(今陜西華陰縣),東南至嵩山,換言之,大致東到今鄭州以西,南到今嵩縣以北;北邊則包括今黃河以北的沁陽、孟、溫等市縣之地(前635年,周室又將黃河北岸的土地,送給晉國)。不特畿土大為削減,人民因喪亂而窮困流散,也可以想見。同時各諸侯國對周王室的態(tài)度,也日漸冷漠。一方面由于若干諸侯國與王室的親戚關(guān)系,隨著時間而日趨疏遠;一方面也由于王室的衰弱,漸至無力維持君臣的名分。此外還有若干國家,根本與王室沒有什么淵源關(guān)系,自然更不會熱誠擁戴。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見于經(jīng)傳的有一百七十余國,但有些僅有國名,甚至連地理位置都無法確知。其中歷史較詳,會盟征伐都可考的,只有齊、魯、曹、衛(wèi)、鄭、宋、陳、蔡、燕、晉、秦、楚、吳、越等十數(shù)國。比較擁護周室的,只有齊、晉、衛(wèi)等國,魯國似乎對周室不滿,態(tài)度甚為冷淡。與周室敵對的則以鄭、楚為最。此外大都采中立態(tài)度,與周室漠不相關(guān)。
因為王室的衰弱,政治重心也漸由王室轉(zhuǎn)移到列國,從此開始有了個國際局面。在周室東遷后最初的一百多年,列國之間還沒有所謂“霸主”出現(xiàn),只是東方幾個國家如魯、衛(wèi)、齊、曹、鄭、宋、陳、蔡等相互攻戰(zhàn)的局面。這段時間中大多數(shù)的戰(zhàn)爭,以鄭宋兩國為中心,它們的敵對,是造成當時國際局面動蕩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列國中陳、蔡經(jīng)常是宋的與國,齊、魯?shù)葒鴦t有時助宋,有時助鄭。鄭國一度很強,它的君主莊公(前743~前702)是一位杰出人物,但因國土既小,又陷在宋、衛(wèi)、陳、蔡的半包圍圈里,雖然他能屢次擊敗各國,但終不能稱霸。鄭又與王畿相鄰,因而常發(fā)生利害沖突。前705年,周桓王親自率領(lǐng)諸侯伐鄭,結(jié)果桓王中箭而大敗,周室的威信也就更加低落。周室既然久已不能維持諸侯間的秩序,自然而然便由強大的諸侯,也就是所謂霸主擔負起這個責任。
霸主在鄭莊公死后才出現(xiàn)。鄭國自莊公死后,因諸子爭立,發(fā)生一連串的內(nèi)亂,國勢日衰,而齊、晉、秦、楚四國,幾乎同時崛興起來。四國的位置,都處于邊疆地區(qū),與它們?yōu)猷彽?,多是些文化低落的部族,因此它們可以自由開拓領(lǐng)土,國力也隨之增強。它們各據(jù)一方,而以中原的一批較小的國家作為爭奪對象,這種爭奪便是所謂“爭霸”或“爭盟”;能為中原多數(shù)國家所親附擁戴的,便是霸主。當時的大小國家,在名義上都承認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實權(quán)早已消滅,只有霸主才能左右當時的政局。小國對霸國,也有若干義務,例如霸國對某一個敵方討伐時,親附它的小國,也要出兵助戰(zhàn);此外尚有經(jīng)濟上的供應。所以爭霸等于說是爭取軍援和勢力范圍。春秋時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
(二)齊桓公的稱霸
齊國最初的領(lǐng)土,是今山東省的北部,南以泰山與魯為界;而現(xiàn)在的膠東半島地區(qū),則為萊夷所盤據(jù),與齊人不時斗爭。春秋初年,齊國已很強大,桓公的父親僖公,有“小霸”之稱。僖公死于前698年,子襄公繼位。他曾擅殺魯桓公,并于前690年滅掉周初所封與齊同姓的紀(今山東壽光市南),強橫可知。但他政令無常,加以行為淫亂,久為國人所不滿,終于前686年為其從弟公子無知所弒。次年,齊人又殺無知,國內(nèi)大亂。襄公有兩弟,長名糾,由管仲、召忽輔佐;次名小白,由鮑叔牙輔佐。小白在襄公時投奔莒國(今山東莒縣),糾也于襄公被弒后赴魯。及無知死,魯送糾返國,想扶立他;但齊國的巨室國、高二姓暗中迎接小白,因而得先入齊即位,是為桓公?;腹篝攪鴼⒌艄蛹m,召忽以身殉,管仲則因鮑叔牙的推薦,為桓公效力。桓公不念舊惡,付以國政,管仲乃得施展他的政治長才,于是齊國大治,不久便成為東方諸侯的領(lǐng)袖。
前681年,桓公初會諸侯于北杏(今山東東阿縣),平定宋國的內(nèi)難。其后二年,又兩會諸侯于鄄(衛(wèi)地,今河南范縣),從此奠定霸主的地位。參加這三次會盟的諸侯,總計有陳、蔡、曹、衛(wèi)、宋、鄭等國,可見當時齊國的勢力,已到達今河南省的中南部?;腹簧偌倪@類諸侯盟會,共有十余次之多。
當時的霸主,大致負有兩項任務,就是“尊王”和“攘夷”。在桓公以前,東方列國忙于互戰(zhàn),無暇攘夷;而鄭莊公的箭射周桓王更談不到尊王。真正能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的,從桓公開始。
先說一下桓公攘夷的功績。入東周后,由于諸夏的內(nèi)爭,狄人日益猖獗,大為北方各國的患害。為患最烈的為赤狄,東方的白狄次之,齊、衛(wèi)、晉、魯、邢、宋、鄭等國,均曾受狄人的侵略。此外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帶,尚有戎人支派的山戎,時常侵燕。前664年,桓公北伐山戎以救燕。前662年,狄人侵邢,桓公伐之,邢得以轉(zhuǎn)危為安。到前659年狄又侵邢,桓公再聯(lián)宋、曹等國救之。邢因首都距狄人過近,乃南遷夷儀(今山東聊城西南),三國軍隊并助其修筑城垣。衛(wèi)國也于前660年為狄人所侵,其君懿公戰(zhàn)死,首都朝歌淪陷?;腹杀Wo衛(wèi)的流亡軍民,并助衛(wèi)遷都至楚丘(今河南滑縣),重建國家。其后衛(wèi)又遷都帝丘(今河南濮陽),國土大半喪失。如果沒有桓公的救助,衛(wèi)可能自此滅亡?;腹烈氖聵I(yè)的另一成就,是抵拒楚人的北上。
周平王中葉,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楚國歷史自此才有較詳?shù)募o錄。他曾侵隨(今湖北隨州市)滅權(quán)(今湖北當陽市東南),把漢水流域的諸姬姓國翦滅殆盡。至其子文王(前689~前677),自鄂遷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縣),更把屏藩中原的申(今河南南陽)、鄧(今河南孟州市)、息(今河南息縣)三國滅掉,勢力漸及中原。中原國家,以鄭為中堅,陳、蔡與鄭交惡已久,因而附楚,于是鄭國成了楚國侵略的目標。文王伐鄭,未能得志。至其子成王(前671~前626)時,仍與鄭為敵,鄭親齊,因此引起齊、楚的沖突。前659年,正當齊國援救邢、衛(wèi)之際,楚人伐鄭;其后兩年中,又兩次進攻。桓公于前656年,率齊、魯、宋、陳、衛(wèi)、鄭、曹、許八國聯(lián)軍,首先伐蔡,蔡人潰敗,大軍乘勝侵入楚境,進抵陘(今河南汝州市南)。楚人不敢應戰(zhàn),請求會盟,聯(lián)軍乃退至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在那里與楚人訂盟?;腹コr對楚的聲討,主要有兩端:一是責楚不把祭祀用的包茅貢獻王室,二是追究楚國對“昭王南征不復”一事應負的責任,這可看出桓公確是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的。召陵之盟后,終桓公之世,楚國不能得志于中原。鄭雖一度叛齊,但不久仍成為齊的勢力范圍。接著桓公又在尊王的名義下操縱王室的內(nèi)政,當時周惠王欲廢太子鄭而立王子帶,桓公乃在伐楚旋師時會諸侯于首止(今河南睢縣東南),阻撓此事,太子始安于位。前652年,惠王死,桓公率諸侯擁太子繼位,是為襄王。前649年,王子帶召戎人攻周,桓公命管仲平之,這是桓公霸業(yè)中的最后一件大事。此后的數(shù)年間,管仲和桓公相繼去世,齊國因內(nèi)亂而國勢驟衰,霸主的地位,迅速為他國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