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我第一次回國探親,感受到國內(nèi)最大的變化是商品房多起來了,老百姓可以擁有自己的住房了。當年上海有幾棟香港開發(fā)商建造的高層公寓,100 萬人民幣左右一套,每年租金10 萬左右,10 年租金便可以買一套。這樣的價格無論是買還是租,相對于那時國內(nèi)普通百姓來說都是“天文數(shù)字”。沒想到,這些年國內(nèi)的房價更像火箭般飛漲。去年回國時,當年的豪華公寓大樓,相同的地段房價漲到了500 萬,甚至上千萬。一套上千萬的“總統(tǒng)單位”,三房兩廳兩衛(wèi)家具電器齊全,如果按10 年前的情況,租金也該同步增長,上百萬一年也是合理的。令我吃驚的是租金居然只有7 500 元一個月,我以為眼睛花了少看一個零,再仔細一看,的確是7 500 元一個月,還注明長期租住可以打折!千萬豪宅的租金卻不到10 萬元一年,頗感意外,更耐人尋味,我真不明白為何還要買。千萬人民幣即使存銀行,每年至少20 萬利息,足夠支付租金了。
所謂投資房地產(chǎn),指的是投資土地。正常情況下,只有土地才會隨著通脹率而升值。然而,在目前中國,個人是不能擁有土地的。即使買了房子,也最多只是擁有70 年的住房使用權(quán)而已。一旦失去了對土地的擁有,房子本身就只是一堆水泥、鋼筋之類的建筑材料而已,就像購買汽車,鑰匙一到手立刻折舊。另外,據(jù)說國內(nèi)房子的設(shè)計壽命定在30 年,最多50 年。也就說住滿50 年,房子就必須拆除了。
在國內(nèi),可能人們覺得擁有房子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并能給人帶來自信以及安定的幸福感。而據(jù)沃頓商學院的經(jīng)濟學家格雷西的研究表明:在美國,在收入和人口數(shù)量不變的條件下,住房擁有者并不比租房者的幸福指數(shù)更高。他們獲得自尊的程度在兩種情況下也不會有什么差異。那當國人了解到在海外就算是百萬富翁也會租房而住時,是否也會釋然了呢。
目前,國內(nèi)的房價高居不下,老百姓望房興嘆。房子不降價,一輩子都買不起,即使降價一半,大城市的老百姓還是買不起,同時還傷害高價買入者的利益。然而,房子既然是商品了,其價格最終必然由供求關(guān)系來調(diào)節(jié)。中國完全可以借鑒紐約的經(jīng)驗,征收高房地產(chǎn)稅來貼補租房者,把它的增長限制在每年的通脹率內(nèi)。這樣的話,富人們享受了成功的快感,普通百姓也會心理平衡。雖然,是租房住,但也是居者有其屋,豈非皆大歡喜?
前幾年,那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在天堂上相遇”的故事,在國內(nèi)流行。大家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故事非但忽悠了中國老百姓,也忽悠了美國老百姓。其實,200 多年來,美國的房價一直很便宜,一直保持在個人平均年收入的1.6 到1.8 倍而已。也就是說,大家一般存四五年錢,就能買一棟房子了。記得20 年前,我剛到美國克里夫蘭,第一個周末,教授請我們?nèi)ニ男戮印兄行牡囊粭濇?zhèn)屋去聚會。那時的我,好奇又不懂規(guī)矩,冒昧地問教授那房子多少錢買的。教授太太大概想到,我初來乍到不懂規(guī)矩,就告訴我3 萬美元,估計還不到教授的一年工資吧。
后來,美國放松信貸,鼓勵人們借錢買房。結(jié)果,低收入者都能買房,中高收入者看到房價不斷上漲,便用第一棟房子抵押買第二棟,再用第二棟抵押買第三棟,惡性循環(huán),就這樣,虛擬需求大增。到06 年,克里夫蘭的房價漲了6 倍,而個人平均收入呢,增加了一倍都不到。泡沫一破,克里夫蘭到處都是法拍屋,成了這次金融危機的重災(zāi)區(qū)。顯然,銀行一旦放松信貸,而大家都借貸買房的話,供求關(guān)系就會扭曲,房價就會飛漲。到最后,金融危機必然來臨。
其實一輩子租房又何妨?!